可有效治疗短节段巴雷特食管的方法:射频消融法
近期,发表于《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射频消融(RFA)对于短节段的巴雷特(Barrett)食管治疗效果较好。
该研究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Rehan J. Haidry进行研究,对一项来自英国注册机构的355例患者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些Barrett食管及肿瘤患者注册于2008年7月~2012年8月,来自英国19个中心,平均年龄69岁,男性占81%。其中高级别上皮瘤变(HGD)患者72%,黏膜内癌(IMC)患者24%,低级别上皮瘤变(LGD)患者 4%。Barrett食管的平均长度为5.8cm(范围1-20cm)。患者食管内病变结节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EMR),以后每3个月进行RFA治疗1次,直到Barrett食管消除或是出现癌症。患者第一次RFA后12个月进行内镜活检,并对 HGD,异型增生及BE清除情况进行评价。
经过平均2.5次(范围2~6次)的RFA治疗后,在12个月的时候,86%患者的HGD被清除,81%患者的异型增生被清除,62%患者的Barrett食管被清除。与每1cm的Barrett食管长度增加相比较,有15%的可能发生完全的逆转异型增生(OR=1.156,SE=0.048,95%CI 1.07-1.26,P < 0.001)。RFA之前进行EMR并无明显效果。在12个月的时候,出现侵袭性癌症的有10例患者。通过19个月的中位随访,出现疾病进展的有17例患者。9%的患者发生有症状的食管狭窄,均通过内镜下扩张治疗。从治疗开始后19个月,94%患者的异型增生清除后未复发。
巴雷特食管因为胃肠上皮长在了食管下端,如果长的是胃上皮则可能具有分泌胃酸的能力,而食管粘膜又没有类似于胃粘膜那样象瓷器样的粘膜保护层,容易引起食管粘膜的腐蚀性损伤,造成糜烂或溃疡或引起其他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如果食管上皮长成为肠上皮,部分可出现不典型增生,最后发展为癌变。研究表明,食管腺癌部分是由这种病发展而来,在英、美等国家,约占食管癌的30%~50%,因此,巴雷特食管常视为癌前病变。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