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吡肟治疗产AmpC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分析
2003年9月,发表于Clin Infect Dis的一项研究对头孢吡肟治疗产AmpC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头孢吡肟或可成为产AmpCβ-内酰胺酶细菌引发的侵袭性感染的一种理性治疗选择。
背景:产AmpCβ-内酰胺酶细菌与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诱导耐药使治疗方案变得复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视为最佳治疗药物。然而,头孢吡肟的作用仍不明确。
目的:对产AmpCβ-内酰胺酶细菌引发的侵袭性感染患者,使用头孢吡肟与美罗培南临床结局的比较。
方法:使用头孢替坦-硼酸硬盘测试和头孢替坦唑西林Etest法,评估2010年~2011年1月培养出肠杆菌属、沙雷菌属或柠檬酸杆菌的住院患者的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或腹腔内液体,以确定产AmpCβ-内酰胺酶的细菌。对于超能产AmpCβ-内酰胺酶(通过这两种方法,阳性)细菌的患者,比较其使用头孢吡肟或美罗培南的临床结局。为了使治疗选择偏倚最小化,在回归分析前,进行1:1最邻倾向得分匹配。
结果:在39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中,96(24%)例患者确诊为产AmpC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两组间,使用头孢吡肟与美罗培南治疗的产AmpCβ-内酰胺酶阳性细菌感染患者的倾向得分匹配生成良好平衡患者对,30日死亡率(优势比,0.63;95% 置信区间[CI],0.23~2.11;P=0.36)或感染后住院时间(相对风险,0.96;95% CI,0.79~1.26;P=0.56)无差异。
结论:头孢吡肟或可成为产AmpCβ-内酰胺酶细菌引发的侵袭性感染的一种理性治疗选择。
(选题审校: 栾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本文由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