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骨科学>>正文内容
骨科学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3年后的骨折发生率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14年05月09日    点击数:    5星

在2014年4月的《Ann Oncol》上,一篇题目为《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3年后的骨折发生率》的文章,在一个大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队列中,对用药3年后的骨折发生率及骨密度(BMD)变化情况进行了描述。结果显示,在基线不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中,芳香化酶抑制剂引起的骨流失和骨折的风险低;但在那些基线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女性患者中,口服双膦酸盐类可维持BMD,但骨折风险仍较高,尤其是在老年女性患者中。

背景:该研究旨在描述一项大型队列研究中,患有乳腺癌的绝经后女性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3年后的骨折发生率和骨密度(BMD)变化情况。

患者与方法:真实生活背景下进行的一项前瞻性、纵向研究。在基线和AI治疗3年后,对每个患者进行一项全面的医学评估、生物学评估、BMD测量和系统的脊椎X射线检查。基线时合并骨质疏松的女性(T值<-2.5和/或非创伤性骨折病史)每周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进行治疗。

结果:该研究纳入497名女性(平均年龄63.8±9.6岁),389名患者在基线和AI治疗3年后均进行了骨骼评估:267名女性(平均年龄61.2±8.6岁)基线时无骨质疏松症,122名女性(平均年龄67.2±9.1岁)基线时患有骨质疏松症,故她们每周口服一次双膦酸盐类药物进行治疗。未服用双磷酸盐类的女性,3年后的脊椎BMD(-3.5%,p<0.01)、颈BMD(-2.0%,p<0.01)、总髋部BMD(-2.1%,p<0.01)显著降低,但她们中只有15名患者(5.6%)出现椎体或非椎体骨折。在合并骨质疏松,且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患者中,第3年时脊椎和髋骨的BMD始终维持,但她们中有12名患者(9.8%)出现骨折。这些骨折女性的年龄明显较高(74.1 ± 9.8岁 vs 66.5 ± 8.8岁),且在治疗期间仍出现BMD流失,这表明患者对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结论:该真实研究证实,在基线不合并骨质疏松的绝经后患者中,AIs引起骨流失和骨折的风险低;但在那些基线合并患骨质疏松症且使用AIs治疗的女性患者中,口服双膦酸盐类可维持BMD,但骨折风险仍较高,尤其是在老年女性患者中。

(选题审校:张萌萌 编辑:吴晓毅)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