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能否有效替代缓释剂抗抑郁药物治疗MDD?
重度抑郁症(MDD)对一个人的个人生活有着不利的影响,会导致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在2014年8月的《CNS Drugs.》杂志中,一篇文章就介绍了很多二代抗抑郁药在速溶型(IR)和缓释剂模式下的使用情况。其目的在于评估IR和缓释剂抗抑郁药物的效应,伤害风险和患者依从性。其结果为IR和缓释剂模型治疗没有在效应与伤害风险上有实质性的差别。但两种模型间的依从性有明显不同。
目标:我们组织了一个系统性回顾,来对比评价用来治疗MDD的IR和缓释剂抗抑郁药物的效应,伤害风险和患者依从性.
数据来源:英文摘要选自于1980年到2012年10月的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sycINFO和国际药品摘要,以及相关评论文章和灰色文献研究中提供的参考文献列表。
合格标准:我们纳入至少6周的头对头随机对照试验,以比较治疗成人MDD时同种抗抑郁药IR模型剂型和缓释剂剂型的疗效。我们同样纳入了安慰剂对照实验,来进行网络荟萃分析。为了评估伤害与依从性,在RCTs之外我们还检索了超过1000人、随访至少12周的观察性研究。
研究评价和综合方法:我们双重性的回顾了摘要和全文,并评估了文献的质量。由于很多感兴趣的研究都缺乏头对头试验的证据,我们用贝叶斯方法进行网络荟萃分析。我们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来评估终点结局。
结果:我们纳入了7项头对头试验和94项安慰剂和阳性对照试验来进行网络荟萃分析。从结果上看, IR和缓释剂治疗没有在有效性与伤害风险上有实质性的差别。但同时,该证据也指出,两种剂型间的依从性有明显不同,IR模型的依从性更低。
限制:很多药物没有头对头对比试验,让我们的结论有了一些瑕疵。网络荟萃分析有一些技术上的限制,在结果解读时需要考虑。
结论:现有有效证据显示,两种剂型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我们不能推荐一种首选药物。但是,如果药物依从性和顺应性是一个考虑因素的话,那么医生与患者应该考虑替代药物。如果一种剂型依从性或花销不合适,那么就有理由去考虑另外一种合适的剂型。
(选题审校:李慧博 编辑:余睿智)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