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心血管>>正文内容
心血管

多学科讨论:ESC 2016房颤指南有哪些变化?

来源:    时间:2012年07月16日    点击数:    5星

继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更新房颤管理指南之后,房颤诊治领域又涌现出大量的重要进展,在此背景下,令人期待已久的2016年欧洲房颤管理指南于8月27号发布,指南全文同时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线发表。最新指南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呢?请看本期多学科讨论组临床药师各抒己见为您梳理本文看点——

大量支持AF管理主要部分的新证据的出现促使需要完全改写已有的指南,包括伴发心血管疾病、抗凝药、心率控制和节律控制。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共同编写,并得到欧洲卒中组织(ESO)的支持,本文的作者强调了2016指南中的一些新情况。

这一新指南反映出越来越需要整合和调整房颤患者的治疗,反映为需要多学科团队的投入,包括心脏病专家、电生理专家、卒中神经专家、房颤护士和心外科医生。整合从疾病筛查到初始治疗,整合的范围从筛选和最初的管理(可能在许多不同的健康护理条件下完成),到需要先进抗凝或节律控制疗法患者中的复杂决策。

房颤的流行病学知识已经大大进步,房颤患者大幅快速增长(超过2%的典型欧洲人群)的巨大影响提示有针对性的ECG筛查房颤的必要性(例如,对于年龄大于65岁或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I B推荐)。这一版指南房颤的分类,阵发性、持续性、长程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没有发生变化,但就当前对于房颤发病机理的研究来看,未来基于机制和治疗特异的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会替代现有的标准,从而让房颤患者的心血管用药变得个体化。

AF诊断仍需要常规ECG记录(I B),并联合临床评估,工作组现在推荐所有AF患者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来指导治疗(I C),评估伴发的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和心衰),也能指导抗凝药物的使用、心率控制药的选择和节律控制疗法。这个指南还反映了心衰合并AF较为常见。

口服抗凝药仍是AF患者一个主要的治疗组成,除了卒中风险最低的患者外,大多数人仍能从抗凝药获得一个净临床获益(I A)。在具有一个单一风险因素的患者(CHA2DS2-VASc评分女性为2,男性为1)中,抗凝药的问题未得到数据的很好支持,但许多患者可能受益,是否给予抗凝药应考虑到个体特征和患者偏好(IIa B)。重要的是,卒中预防应该被考虑与目前心脏节律无关,对于节律控制成功的患者,仍应根据个体卒中风险因素给予抗凝药物(I B)。

同华法林相比,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NOACs)与颅内出血事件减半相关,然而预防卒中同样有效(甚至效果更好)。因此,目前被推荐NOACs为符合条件患者的一线抗凝药(I A)。对于不适合NOAC疗法的患者,例如那些中度-重度二尖瓣狭窄、机械心脏瓣膜和严重慢性肾病,应该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并保证在治疗范围内时间维持较长(I B)。阿司匹林和其他抗血小板药对卒中预防没有作用(III A)。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联用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仅适用于经过选择的患者在短时期内使用,例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支架植入患者中,权衡出血、卒中和心肌缺血的风险后使用(IIa B/C)。

抗凝药的提前终止是AF患者管理中的一个关注重点。为减少抗凝药的出血风险,指南提供了一系列可改善出血风险的因素,当考虑抗凝药时临床医生应该说明。重要的是,如果出血和卒中风险因素部分重叠,存在高出血风险的患者也可能从抗凝药中获益(IIa B)。研究者还纳入在缺血性卒中后3~12日(IIa C),颅内出血后4~8周(IIb B)开始和/或继续抗凝药的推荐。永久性停用抗凝药应该基于多学科小组的决定。

最近一些研究已证实,目前心率控制治疗处在一种平衡状态,例如,在心衰且射血分数下降的AF患者中β-受体阻断剂缺乏死亡获益,而在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中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改善症状优于β-受体阻断剂。地高辛尚未在AF患者试验中进行研究,但在窦性心律患者中对死亡具有一个中性作用,并能稍微减少住院率。因此,心率控制药物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射血分数的影响(当<40%时β-受体阻断剂和地高辛是首选),初始心率达到<110次/min(IIa B),并且当需要控制症状和心率时考虑使用联合疗法(IIa C)。

节律控制疗法仍然是一种旨在改善AF相关症状的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结合心脏复律被推荐作为治疗选择(I A/I B)。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是根据安全性的考虑,并且新指南强调使用ECGs检测存在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导管消融术是目前AF管理的主流方法,并且支持它的数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扩大。导管消融术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AF症状复发患者节律控制的选择(I A阵发性;IIa C永久性),并且成为症状阵发性AF患者的一线抗心律失常的替代药物(IIa B)。许多随机试验强调经历AF消融术的患者完全隔离肺静脉的重要性,采用射频或冷冻消融(IIa B)。对于需要更密集节律控制治疗的患者,联合抗心律失常药和导管消融术的混合疗法似乎是一个合理选择。

最后,新指南通过教育患者,采取自我管理和分享医疗模型决策,制订了一个共同方法整合AF的管理(I C和IIa C)。作者建议创建当地‘AF心脏小组’讨论和进行困难决策,尤其是有关卒中预防和节律控制疗法的,以提供最佳、多学科建议,并改善AF结局。这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重复消融、胸腔镜治疗和AF手术。其创建得到CATCH-ME联盟的支持(EU Horizon 2020 Grant 633196)。

ESC为AF患者及其医疗护理专家提供了新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以获取AF治疗的整合方法。目的是鼓励患者参与管理,改善患者和医生的沟通,并结合新ESC指南提供一个整合的管理工具。应用程序在iOS和Android设备上均可以下载,此外还有印发的袖珍指南和继续专业发展的工具。

AF管理的进展在不断地加速,我们看见所有医疗保健形式在越来越多AF患者中普及。2016AF患者的ESC指南将为临床医生有效治疗AF患者和预防不良结局提供最新的整套方法

多学科讨论纪实:

1、在具体的治疗建议方面,新指南也有相应的调整。抗凝治疗方面,指南仍然推荐应用CHA2DS2-VASc评分作为卒中评估工具。指南指出,对于CHA2DS2-VASc评分≥2分的男性和≥3分的女性,推荐口服抗凝药(OAC)(I,A);对于CHA2DS2-VASc评分为1分、2分的患者,可考虑应用OAC(IIa,B)。

2、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共有19项来自中国大陆的研究证据被指南引用,而2012年指南更新中并没有引用中国大陆的相关研究。这些变化代表着我国房颤的临床和研究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正在逐渐被国际同行认可。

对此您有哪些看法或观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发表您的高见,参与到我们的多学科讨论中来吧。

<img src="20160519-cdn9128.jpg" alt="扫码参与互动" align="center"/>

(选题审校:何娜 编辑:贾朝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原文链接:Eur Heart J. 2016 Oct 18; 37(38):2851-2852.
http://eurheartj.oxfordjournals.org/content/37/38/2851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