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高风险患者抗凝:左心耳封堵术or直接口服抗凝剂?
对于预防房颤(AF)相关卒中,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非劣效于维生素K拮抗剂(VKAs)。然而,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的安全性优于VKAs,与LAAC相比,其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结局的影响尚不清楚。2020年6月,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的一项多中心、随机、非劣效性研究,针对该问题展开调查。
目的:在AF高风险患者中,比较DOACs与LAAC。
方法:左心耳封堵术vs新型抗凝药物治疗房颤(PRAGUE-17)是一项比较LAAC与DOACs的多中心、随机、非劣效性研究。纳入条件为:非瓣膜性AF;口服抗凝治疗(OAC)适用者;有需要干预或住院治疗的出血史,使用OAC时发生过心脏栓塞事件,和/或CHA2DS2-VASc≥3且HAS-BLED>2的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接受LAAC或DOAC治疗。主要复合结局指标为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全身性栓塞、心血管死亡、重大或非重大临床相关出血或手术/器械相关并发症。初步分析采用改良的意向治疗。
结果:一个高风险患者队列(CHA2DS2-VASc:4.7±1.5)被随机分配至使用LAAC(201例)或DOAC(201例)。201例使用LAAC的患者中181例(90.0%)有效。在DOAC组中,阿哌沙班是最常用的药物(192/201;95.5%)。中位随访19.9个月,LAAC组和DOAC组主要结局的年发生率分别为10.99%和13.42%(亚分布风险比[sHR]:0.84;95%置信区间[CI]:0.53~1.31;p=0.44;非劣效性p=0.004)。两组之间复合终点的组成部分:所有卒中/TIA(sHR:1.00;95%CI:0.40~2.51)、临床显著出血(sHR:0.81;95%CI:0.44~1.52)和心血管死亡(sHR:0.75;95%CI:0.34~1.62)无差异。9例(4.5%)患者发生LAAC相关重大并发症。
结论:在卒中高风险和出血风险增加的患者中,LAAC在预防房颤相关心血管、神经和出血事件方面非劣效于DOAC。
(选题审校:闫盈盈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参考资料:
J Am Coll Cardiol. 2020 Jun 30;75(25):3122-3135.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Versus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586585
- 评价此内容
- 3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点文章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