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心血管>>正文内容
心血管

低风险AF患者无需抗凝治疗?约30%患者并非如此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20年09月16日    点击数: 200    5星

CHA2DS2-VASc评分已被证实用于房颤(AF)患者卒中风险的预测。对于AF低风险患者(CHA2DS2-VASc 0[男性]或1[女性]),不推荐抗血栓治疗。不过,2020年8月,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房颤低风险患者,2年后约30%会获得≥1个卒中风险因素,应充分识别这些患者,进行血栓预防。

目的:研究者在一个房颤初发低风险患者队列中,考察了新发并发症及口服抗凝治疗随时间的发展情况。

方法与结果:研究者使用韩国国家健康保险服务数据库,评估了14441例房颤低风险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为0[男性]或1[女性])的数据,并对这些患者进展为卒中的风险因素和不良结局进行了评价。临床终点指标为缺血性卒中、大出血、全因死亡或复合结局指标(缺血性卒中+大出血+全因死亡)。

在研究队列中,平均随访2.0年,2615例(29.1%)男性患者和1650例(30.3%)女性患者至少获得了1个新的卒中风险因素。在CHA2DS2-VASc评分≥1的患者中,与没有使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相比,使用口服抗凝药治疗的男性和女性患者,缺血性卒中(男性:风险比[HR],0.62[95%CI,0.44~0.82;P=0.003];女性:HR,0.65[95%CI,0.47~0.84;P=0.007])、全因死亡(男性:HR,0.67[95%CI,0.49~0.88;P=0.009];女性:HR,0.82[95%CI,0.63~1.02;P=0.185])以及复合结局(男性:HR,0.78[95%CI,0.61~0.95;P=0.042];女性:HR,0.79[95%CI,0.62~0.96;P=0.045])的风险均显著较低。

结论:随访2年,大约30%的患者获得了≥1个卒中风险因素。应定期对房颤低风险患者进行再评估,以充分识别那些有卒中风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血栓预防,有助于预防卒中和复合结局。
 

(选题审校:何娜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参考资料: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Originally published11 Aug 2020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Initially Low‐Risk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Who Develop Risk Factors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0.016271
 

评价此内容
1 2 3 4 5
3
 我要打分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