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用于严重自杀意念的急性治疗 表现亮眼
全世界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自杀,企图自杀人数是这个数字的10~20倍。2022年2月,法国、加拿大和德国学者发表在《BMJ》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考察了氯胺酮用于严重自杀意念的急性治疗的获益。
目的:旨在证实氯胺酮在短期和6周的总体和不同诊断组的快速起效抗自杀获益。
设计:前瞻性、双盲、优越性、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地点:2015年4月13日~2019年3月12日法国7家教学医院。
参与者入组标准:当前具有自杀意愿、自愿入院治疗的18岁或以上成人。排除标准包括具有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疾病史、物质依赖、对氯胺酮禁忌。
参与者:招募了156名参与者,并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83人)或氯胺酮组(73人),根据中心和诊断(双相、抑郁或其他疾病)分层。
主要结局测量指标:主要结局为3天时自杀完全缓解的患者比例,根据自杀意念量表总评分≤3确定。在意愿治疗基础进行分析。
结果:与安慰剂相比,3天时,接受氯胺酮的参与者达到自杀意念完全缓解的人数更多:46/83(63.0%)vs 25/73(31.6%)(OR,3.7;95% CI,1.9~7.3;P<0.001)。该作用根据诊断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治疗:P<0.001;交互:P=0.02):双相障碍(OR,14.1;3.0~92.2;P<0.001)、抑郁(1.3;0.3~5.2;P=0.6)、其他(3.7;0.9~17.3;P=0.07)。副作用有限。未见躁狂或精神病症状。此外,发现对精神疼痛的调节作用。6周时,氯胺酮组缓解率仍然很高,但与安慰剂相比不具显著性(69.5% vs 56.3%;OR,0.8;0.3~2.5;P=0.7)。
结论:结果表明,氯胺酮在短期快速且安全,对自杀患者急性治疗具有持续获益。合并精神障碍可能是重要的调节因素。对精神疼痛的镇痛作用可解释氯胺酮的抗自杀效果。
(选题审校:姜丹 编辑:丁好奇)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参考资料:
BMJ. 2022 Feb 2;376:e067194.
Ketamine for the acute treatment of severe suicidal ideation: double blind, 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110300/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