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女性腰部酸胀半年余 凶手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7岁女性,腰部酸胀半年余,检查后发现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患者女性,37岁。
【简要病史】
腰部酸胀半年余。
【其他影像学检查】
腹部增强CT:双肾多发占位,转移瘤或肾癌可能,建议MR检查;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能;肝及双肾囊肿;盆腔积液;多发胸腰椎及骶髂骨局部骨密度异常。
【PET/CT影像解读】
左尾状核头部结节状钙化斑,双侧脑室沿室管膜见多发颗粒状钙化斑,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双肺多发小结节;双肾多发稍高密度结节及脂肪密度影,葡萄糖代谢轻度增高,考虑多发错构瘤;肝脏多发脂肪密度小结节;全身多发骨质硬化灶(图1)。
图1 结节性硬化全身表现
A.室管膜钙化;B.肝脏多发脂肪密度小结节;C.双肺多发结节;D.全身多发骨质硬化灶;E、F.右肾下极稍高密度结节,大小约3.6cm×2.3cm,SUVmax为2.9;G、H.肾脏脂肪密度影,放射性未见异常
点评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TSC)又称Bournerille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散发多见。TSC可出现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等多器官受累,典型临床表现为癫痫、智力低下、面部皮脂腺瘤。依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一,临床上常会因认识不足而致误诊。
目前常采用2012年国际结节性硬化症联盟新修订的诊断标准:①主要临床表现11项:面部血管纤维瘤(≥3)或前额斑块;甲周纤维瘤(≥2);色素脱失斑(≥3);鲨革斑或多发胶原瘤;大脑皮层结节(≥3);室管膜结节;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多发视网膜结节状错构瘤;心脏横纹肌瘤(单发或多发);肺淋巴管肌瘤病;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②次要临床表现6项:牙釉质多发性小凹(≥3);口腔内纤维瘤(≥2);非肾脏的错构瘤;视网膜色素缺失斑;“斑驳状”皮肤改变;多发肾囊肿。患者有2项主要临床表现或1项主要临床表现+2项次要临床表现,即可确诊。发现致病基因TSC1或TSC2突变,亦可确诊。
此例患者行PET/CT发现有室管膜钙化结节,肝、肾多发错构瘤,双肺多发小结节,全身多发骨质硬化,已有多器官累及,诊断并不困难。后再观察患者皮肤,追问患者病史,发现皮肤确有色素脱失斑,脸部对称性分布皮脂腺瘤,既往有癫痫病史、智力低于同龄人,更能明确诊断。
PET/CT结合CT解剖成像及PET功能成像,可为病灶提供精确的解剖及功能代谢信息,在病灶的良恶性鉴别方面具有优势,一次显像可提供全身各脏器的情况,系统分析患者病情,结合临床资料,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率。
(吴 珊 赵晋华)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来源:《PET/CT图谱》
作者:赵晋华
页码:7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