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消化>>正文内容
消化

通过幽门后喂养管置管给药的患者应该考虑药物吸收的部位

来源:    时间:2014年05月26日    点击数: 297    5星

2014年,4月,发表于《Am J Health Syst Pharm》的一篇文章对通过幽门后喂养管置管给药的患者,不同药物与吸收部位之间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一些药物不能通过替代路径的给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需要胃酸才能吸收,或者这些药物可能对置管有抵抗性,或是因为药物在肠内的吸收被改变。

目的:对通过幽门后喂养管置管后的胃肠道药物吸收部位进行研究。

总结:在通过幽门后路径进行给药时,需要考虑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肠内喂养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他毒性,以及药物是否能被吸收。尽管这些新词具有潜在的临床重要性,但是,缺乏大部分药物胃肠道吸收部位的数据。通过评估包装说明书、资询第三方参考意见、开展一次文献研究,或联系药物生产厂家,评估我中心2008年以来,接受的需要吸收部位相关信息的需求中,所有药物胃肠道的吸收部位。在接受评估的124种药物中,找到70种(56.5%)药物吸收部位的相关信息。仅有 2种药物需要在酸性才能被吸收,所以应该仅通过胃部给药,而其他2种药物普遍抗拒置管,因此不应该采用这种方式给药。还有3种药物,在直接进入小肠给药时,可以增加吸收。而7种药物在直接进入小肠给药时,降低了吸收,甚至有10种药物,无论是通过十二指肠还是通过空肠路径给药,完全不能吸收。

结论:所有通过幽门后喂养管置管给药的患者,应该考虑药物吸收的部位。一些药物不能通过替代的路径给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需要胃酸才能吸收,或者这些药物可能对置管有抵抗性,或是因为药物在肠内的吸收被改变。

 

(选题审校:易湛苗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评价此内容
1 2 3 4 5
3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Loading...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