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且中度蛋白尿患者有发展前景
在2014年7月的《Am J Kidney Dis》杂志中,一篇文章介绍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主要目的是评估黄蜀葵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结果是黄葵胶囊是原发性肾病(慢性肾病1~2期)且中度蛋白尿患者的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背景:黄蜀葵,一种中草药的单一制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肾病。这是第一次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用于评估其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前瞻性、开放式标签、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研究地点&受试者:本研究纳入从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来自26家医院的417名经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
干预:黄葵胶囊,2.5 g,每日3次;氯沙坦钾,50 mg/d;或联合治疗,黄葵胶囊2.5 g,每日3次,联合氯沙坦钾,50 mg/d。干预周期是24周。
结局&测量指标:主要结局是从基线到治疗后24 h蛋白尿的变化。从基线到治疗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是次要结局。每4周检测1次24 h蛋白尿,在0、4、12和24周时检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结果:黄葵胶囊、氯沙坦钾和联合组的平均基线尿蛋白排泄分别是1045、1084和1073 mg/d,平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是108、106和106 mL/min/1.73 m2。24周治疗后,蛋白尿的平均变化分别是尿白排泄的−508、−376和−545 mg/d(黄葵胶囊 vs 氯沙坦钾的P=0.003,联合治疗 vs 氯沙坦钾的P<0.001)。平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没有显著变化。3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差异,并且任何组都没有严重不良事件。
局限性:结果不能外推至肾病综合症患者或降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结论:黄葵胶囊是原发性肾病(慢性肾病1~2期)且中度蛋白尿患者的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选题审校:闫盈盈 编辑:王淳)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