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泌尿>>正文内容
泌尿

黄芪治疗慢性肾病前景好但没有证据支持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14年12月10日    点击数:    5星

药黄芪是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豆科)的干燥根,被广泛用于治疗肾病。现在需要证据来帮助医生和患者作出黄芪是否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疾病(CKD)的判断。2014年10月,发表在《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的一项研究评估了黄芪治疗CKD的获益和潜在危害。

背景:中药黄芪是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豆科)的干燥根,被广泛用于治疗肾病。现在需要证据来帮助医生和患者作出黄芪是否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疾病(CKD)的判断。

目的:本综述评估了黄芪治疗CKD的获益和潜在危害。

检索方法:我们与本综述相关的搜索词与试验检索协调员进行沟通,检索了直到2014年7月10日的Cochrane肾脏组的专业注册。我们也检索了CINAHL、AMED、Current Controlled Trials、OpenSIGLE、包含CBM、CMCC、TCMLARS、中国论文数据库、CMAC和中文期刊文献索引的中国数据库。

入组标准:比较黄芪(以未加工的中草药形式或提取物形式单独使用)与安慰剂、不治疗或传统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准RCT。

数据采集和分析:两名作者独立地提取数据并评估了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使用相对风险(RR)评价二分类结果和平均差(MD)评价连续结果来进行Meta分析,二者均带有95%可信区间(CI)。

主要结果:我们总共纳入22项研究包含1323名参与者,其中241人接受透析治疗。6项研究的偏倚风险较高,剩下的16项研究的偏倚风险不清楚。总体来说,研究质量较低。我们预定的首要结局(需要肾脏替代疗法(RRT)的时间或起始透析和全因死亡率)在所有纳入的研究中都没有报道。黄芪对肾功能影响的结果不一致。在治疗末期,黄芪显著性增加了CrCl(4项研究,306名参与者:MD:5.75mL/分,95% CI:3.16~8.34;I(2)=0%),降低了SCr(13项研究,775名参与者:MD:-21.39mmol/L,95% CI:-34.78~-8;I(2)=70%),尤其在那些基线SCr<133mmol/L的患者中(3项研究,187名参与者:MD:-2.52mmol/L,95% CI:-8.47~3.42;I(2)=0%)。黄芪在治疗末期显著降低24小时蛋白尿(10项研究,640名参与者:MD:-0.53g/42h,95% CI:-0.79~-0.26;I(2)=90%);显著增加总血红蛋白水平(4项研究,222名参与者:MD:9.51g/L,95% CI:4.90~14.11;I(2)=0%),尤其在血液透析的患者中(3项研究,142名参与者:MD:11.20g/L,95% CI:5.81~16.59;I(2)=0%)。黄芪显著增加血清白蛋白(9项研究,522名参与者:MD:3.55g/L,95% CI:2.33~4.78;I(2)=65%)。这种显著增加在透析(3项研究,152名参与者:MD:4.04g/L,95% CI:1.91~6.16;I(2)=72%)和非透析患者(6项研究,370名参与者:MD:3.24/L,95% CI:1.70~4.77;I(2)=61%)中都观察到。黄芪显著降低收缩压(2项研究,77名参与者:MD:-16.65mmHg,95% CI:-28.83~-4.47;I(2)=50%)和舒张压(2项研究,77名参与者:MD:-6.02mmHg,95% CI:-10.59~-1.46;I(2)=0%)。22项研究中的6项报道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剩下的16项研究并没有报道不良反应。

结论:虽然黄芪作为一种常规治疗的辅助疗法,在降低蛋白尿和增加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上显示出一些前景很好的效果,但是低的方法学质量和较差的报道表明,基于现有的证据,还不能做出确切的结论。

(选题审校:唐惠林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