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感染>>正文内容
感染

HSCT后伏立康唑的药物代谢动力学:BMT CTN0101试验的结果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16年10月12日    点击数: 360    5星

伏立康唑是一些侵袭性真菌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线药物。对于药物暴露和侵袭性真菌感染预防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的相对较少。2016年8月,发表在《J Antimicrob Chemother》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分析。

作为BMT CTN0101试验的一部分,研究人员进行了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子分析。BMT CTN0101试验是一项随机临床试验,比较了伏立康唑和氟康唑预防HSCT受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既往描述的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用于计算187名患者最大后验概率贝叶斯评估值。根据平均AUC和平均谷浓度量化每位患者的药物暴露。药物暴露和突破性感染概率之间的关系使用逻辑回归进行调查。研究人员比较了没有突破性感染和具有突破性感染患者中的AUC和谷浓度。

结果显示,每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可以很容易地使用最大后验概率贝叶斯评估值进行描述。HSCT后的最初100天内,仅有5名接受伏立康唑治疗的患者具有突破性感染。这些患者中,平均AUC或平均谷浓度和突破性感染概率之间没有统计学显著的相关性(OR(95% CI),1.026(0.956~1.102)和1.108(0.475~2.581))。这些估计值的P值分别为0.474和0.813。

结果表明,鉴于已证明/可能感染的数量非常小,本研究难以鉴别具有和不具有突破性真菌感染的HSCT受者中任何药物暴露的差异。

英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7121401

(选题审校:石伟龙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近年来伏立康唑的治疗药物监测项目在部分医院相继开展,但伏立康唑的治疗窗仍然有待探讨。)
 

评价此内容
1 2 3 4 5
3
 我要打分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