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感染>>正文内容
感染

研究表明: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在治疗脓毒性休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上各有优势

来源:    时间:2024年05月25日    点击数:    5星

2023年11月,发表在Intensive Care Med的一项双中心、前瞻性、对照、平行组、双盲研究,调查了普罗帕酮vs胺碘酮治疗脓毒性休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目的:急性发作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可导致脓毒性休克时的血流动力学受损。胺碘酮和普罗帕酮都是可用的干预措施,但尚未直接比较两药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这项双中心、前瞻性、对照、平行组、双盲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209名患有新发心律失常且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35%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静脉普罗帕酮(70 mg推注,随后400~840 mg/24h)或胺碘酮(300 mg推注,随后600~1800 mg/24h)。主要结局指标是开始输注后24小时具有窦性心律的患者比例、首次窦性心律恢复的时间和复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比例。

结果:在209名随机分配患者中,200名(96%)接受了研究药物。24小时后,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组分别有77名(72.8%)和71名(67.3%)发生窦性心律(P=0.4),恢复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7小时[95%置信区间(CI)2.3~6.8]和7.3小时(95%CI 5~11),P=0.02。普罗帕酮治疗的54名(52%)患者和胺碘酮治疗的80名(76%)患者复发心律失常,P<0.001。左心房扩张的患者用胺碘酮控制节律的效果更好 [直到复律6.4小时(95%CI 3.5;14.1)vs 普罗帕酮治疗为18小时(95%CI 2.8;24.7),P=0.05]。

结论:与胺碘酮相比,普罗帕酮在24小时内虽不能提供更好的节律控制,但能提供更快的复律和更少的心律失常复发概率,特别是在非扩张性左心房患者中。在预先规定的短期和长期结局方面,普罗帕酮和胺碘酮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知识来源
[1] BALIK M, MALY M, BROZEK T,et al. Propafenone versus amiodarone for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septic shock: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Intensive Care Med. 2023 Nov;49(11):1283-129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698594/. DOI: 10.1007/s00134-023-07208-3.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