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感染>>正文内容
感染

细菌吸入性肺炎:并非所有昏迷的机械通气患者需要抗菌药物治疗

来源:    时间:2017年08月10日    点击数: 393    5星

2017年8月,发表在《Crit Care Med》的一项由法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昏迷患者在机械通气后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确定了常规全程抗菌药物治疗的有效替代方案。

目的:旨在确定有症状(提示细菌吸入性肺炎或非细菌吸入性肺炎)的ICU昏迷患者中,细菌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比例。

设计: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设置:大学附属医院30张床位的ICU。

患者:入住到ICU中的250名接受侵袭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得分≤8)患者的前瞻性队列。

干预:无。

测量和主要结果:首要结局为微生物学确认的细菌吸入性肺炎的患者比例。符合预先定义的吸入综合征标准的患者,在开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前的支气管镜检查期间,经行套管插入式取样。当培养结果为阴性时,停止抗菌药物治疗。纳入的250名患者中,98人(39.2%)具有吸入综合征,包括机械通气停止前的92名患者。这92名套管插入式取样的患者中,43人表现出细菌吸入性肺炎(46.7%)。剩下的49名患者中,16人因肺炎外的其他感染而继续接受抗菌药物;停用抗菌药物的33名患者中,仅有2人随后表现出肺部感染的体征。机械通气后发生吸入综合征并因此不进行套管插入式取样的6名患者中,继续抗菌药物治疗7天。43名细菌吸入性肺炎和49名非细菌吸入性肺炎患者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死亡率无差异。无吸入综合征的152名患者未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结论:接受机械通气的昏迷患者中,无临床、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证据支持细菌吸入性肺炎的患者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疑似细菌吸入性肺炎的患者中,当常规套管插入式取样没有找到微生物时,停用经验型抗菌药物治疗几乎总是有效的。该策略可能是常规全程抗菌药物治疗的有效替代方案。仅有一半的疑似细菌吸入性肺炎患者通过套管插入式取样明确诊断为细菌性肺炎。

(选题审校:何娜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评价此内容
1 2 3 4 5
3
 我要打分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