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髋臼软骨肉瘤局部切除马鞍式人工关节置换术
58岁女性患者,主因左髋部疼痛1年,门诊以左髋臼部肿瘤收入院。结合哪些诊断原则确诊为软骨肉瘤?软骨肉瘤好发于哪一人群?好发部位为何?重要的鉴别诊断因素有哪些?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8岁,主因左髋部疼痛1年,门诊以左髋臼部肿瘤收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髋臼部疼痛,未就诊。9个月前疼痛部位扩大至大腿下段,疼痛逐渐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为骨性关节炎,药物治疗3个月后,无明显好转。后就诊于多家医院,未予特殊治疗。自觉左大腿变细。4个月前就诊外地中医,按股骨头坏死行按摩针灸等治疗后疼痛加重。3个月前到北京某医院检查,考虑炎症可能,未治疗。曾行藏医及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自觉症状缓解,但总感觉抬腿无力。1个月前疼痛症状明显加重,疼痛于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疼痛主要在左腹股沟区。为进一步诊治入院。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入院查体:患者卧床,左大腿肌肉明显萎缩,较右大腿细约2cm,左膝关节轻度肿胀,左髋关节外展外旋20°畸形,未见包块及静脉曲张,左膝部及左大腿压痛(-),左腹股沟压痛(+),左腹股沟区皮温稍高,未及包块,左髋关节活动受限,屈30°,伸10°,内收-20°,外展30°,内旋-20°,外旋20°。双膝关节屈伸正常,浮髌(-),下肢中轴叩击痛(-),双下肢感觉血运好。
影像表现:骨盆X 线片示左髋臼耻骨支处有溶骨性骨破坏(图13‐1)。CT 示左髋臼前壁溶骨性骨破坏,基质不均匀,内有钙化点,骨皮质破坏,无骨膜反应(图13‐2)。全身骨扫描示左髋臼处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浓集。
入院后经切开活检病理报告为软骨肉瘤(图13‐3)。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左髋臼肿物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图13‐1 左髋臼耻骨支处有溶骨性骨破坏
手术过程:患者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从髂后上棘开始,沿髂骨翼做弧形切口,经腹股沟至耻骨联合,后转向大腿内侧。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切断腹肌,显露出腹膜外间隙,向内推开腹膜和输尿管,显露出髂外血管。向下切断腹股沟韧带,保护好子宫圆韧带,向对侧牵拉,显露耻骨支至耻骨联合面,切断耻骨联合。游离出股血管和股神经。切断内收肌群在耻坐骨支上的起点,显露出坐骨结节,切断起始于坐骨结节的绳肌的起点,和骶结节韧带。切断起始于髂前上棘处缝匠肌的起点,切断髂前下棘处的股直肌的起点,向下掀起,显露出髋关节,从股骨颈处切断。向下显露出坐骨大切迹,在保护好坐骨神经和臀上血管的前提下,从大切迹至髂前上棘水平,切断髂骨,完整地切除整个肿瘤。在髂骨截骨水平骨面上凿出凹槽,行saddle假体(图13‐4)植入。切除部分髂骨翼骨板,用两枚螺丝钉固定于假体与髂骨接触处,防止脱位。置7 孔引流管两根,关闭切口。术后左下肢置于外展中立位。
图13‐2 左髋臼前壁溶骨性骨破坏,基质不均匀,内有钙化点,骨皮质破坏,无骨膜反应
图13‐3 病理报告:软骨肉瘤
图13‐4 马鞍形关节
(2)专家分析
:在临床方面,骨盆部好发的恶性原发骨肿瘤依次为软骨肉瘤、骨肉瘤、尤文肉瘤等。软骨肉瘤的好发年龄为40~60岁。软骨肉瘤是位居多发性骨髓瘤和骨肉瘤之后的第3位最常见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好发于扁骨、肢带骨和长管状骨的近端。临床上可表现为疼痛、肿块等。
在影像学方面,在X 线上,典型的软骨肉瘤呈现出特征性的髓腔的膨胀,皮质增厚和骨内扇贝样花边状改变常见,常伴有爆米花样、逗点状、弧形和环状钙化。可无骨膜反应,有些病例可有中断的骨膜反应。一些病例可有软组织肿块。低度恶性的软骨肉瘤有时与内生软骨瘤鉴别较困难,当患者有疼痛的临床表现,CT 上可见皮质的破坏受侵时,应考虑为软骨肉瘤的可能。CT 和MRI 对确定肿瘤在髓腔的范围和软组织肿块的范围有很大的帮助。髓内脂肪被肿瘤侵犯时,CT 值变为正值,而不是原来的负值。MRI 被认为是目前最准确评价肿瘤的髓内侵及范围。
在病理学方面,肿瘤发生的位置对软骨肉瘤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如病变位于近心端的骨骼,如骨盆、肩胛骨、股骨和肱骨的近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而内生软骨瘤的可能性小。细胞有空泡状核和双核,骨髓和小梁被侵蚀,骨皮质被破坏时,这些都是软骨肉瘤的表现。软骨细胞的异形性明显,细胞成团状紧密排列和核深染,对诊断有帮助。在退分化软骨肉瘤中,病灶中可有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未分化肉瘤等成分存在。间叶性软骨肉瘤由两种成分组成,一种成分为软骨肉瘤区域,而另一种成分为小圆形、大小一致的间充质组织细胞,具有圆形或卵圆形的核。
(3)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病理、影像三结合的诊断原则,此病例确诊为软骨肉瘤。软骨肉瘤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骨盆为其好发部位。在鉴别诊断时,发病年龄和发病部位是重要的因素。
(4)治疗原则
:软骨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对放疗和化疗无效。只有间叶性软骨肉瘤对化疗有效。骨盆部位的软骨肉瘤手术治疗需按照Enneking分区的治疗原则。1978年En neking 把骨盆分为四区。髂骨为Ⅰ区;髋臼为Ⅱ区;耻坐骨为Ⅲ区;骶髂关节为Ⅳ区。本例患者为发生于髋臼部位的软骨肉瘤,为Ⅱ区肿瘤。Ⅱ区肿瘤的切除范围包括髋臼顶上方、耻骨支和坐骨支的外侧缘及股骨头。Ⅱ区切除后对患者的负重和行走功能有重大的影响。肿瘤切除后,髋关节的重建、肢体长度的保留、维持骨盆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Ⅱ区肿瘤切除后的重建有许多种方法,包括马鞍关节、髋关节融合、人工半骨盆、旷置术、异体半骨盆等。我科常采用的方法为马鞍关节和髋关节融合。由于人工半骨盆中假体与宿主骨的固定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会出现假体的松动、折断、假体移位等并发症,再加上有较高的感染率,我科还没有采用此重建方法。
鞍状关节最初用于全髋关节成形术失败后髋臼大范围缺损的重建。以后许多学者用马鞍状假体重建Ⅱ型或Ⅱ/Ⅲ型髋臼周围切除后的骨盆缺损,效果较好。
鞍状关节是一种组配式关节,鞍状部件可以卡在剩余髂骨所做的凹槽中。假体颈部的套穴状关节能够自由旋转。基底部件的不同大小,能够重建不同大小的骨缺损。鞍与髂骨之间的关节允许腿向各方向的运动,鞍状部件与基底部件之间的关节允许腿旋转(见图13‐3)。
(5)经验与教训
:马鞍状假体由于设计简单有效,并发症少,临床应用较广泛。植入鞍状假体的手术要点有:①肿瘤切除后至少要保留2cm的髂骨;②在剩余髂骨内侧的最厚处要做一凹槽,与鞍状部件一样深,有时为加深凹槽的深度,局部可以植骨;③保护好髂腰肌,使骨盆与股骨之间有正常的张力,从而很好地保护股血管和股神经。
当凹槽较浅,再加上骨盆与股骨之间的张力较小时,会发生鞍状关节的脱位。当患者受到较大的外力时,会发生髂骨的骨折。有时还会发生假体切割髂骨,假体向上的脱位。
术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应用抗凝药以防血栓的形成。卧床3个月后,可拄拐杖下地,部分负重。术后6个月可拄单拐杖或拄手杖,下地行走。医师应叮嘱患者绝对不能屈髋超过90°或盘腿。
(6)随诊结果
:患者目前术后9年6个月,肿瘤局部无复发,肺部无转移。能拄手杖行走(图13‐5)。
图13‐5 术后随访X 线片,鞍状关节内移与骶髂关节形成关节
(丁 易)
参考文献
1.Eilber FR,Grant TT,Sakai D,et al.Internal hemipelvectomy‐excision of the hemipelvis with limb preservation. Cancer,1979,43:806‐809
2.Enneking WF,Durham WK.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for primary neoplasms involving the innominate bone. J Bone Joint Surg,1978,60:731‐746
3.Neider E,Elson RA,Engelbrecht E,et al.The saddle prosthesis for salvage of the destroyed acetabulum.J Bone Joint Surg,1990,72:1014‐1022
来源:《骨肿瘤》
作者:牛晓辉 郝 林
参编:廉永云 贾健 赵承斌 张清 郝林
页码:70-72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