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MS患者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β-1a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
在2014年9月的《Br J Clin Pharmacol.》杂志中,一篇文章介绍了一项评估在三期ADVANCE研究(人数为1512人)中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β-1a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研究。其结果为其药代动力学数据不随时间和不同剂量方案而变化,得出峰浓度、半衰期,每两周给药方案浓度是每四周给药方案的2倍,可以指导临床。
方法:在第一年,患者按1:1: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或每2周125ug聚乙二醇干扰素β-1a组或每4周125ug聚乙二醇干扰素β-1a组。在第二年,安慰剂组的患者再次被随机分配到每2周125ug聚乙二醇干扰素β-1a组或每4周125ug聚乙二醇干扰素β-1a组。第一年中被随机分配服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β-1a的患者保持原来的用药方案。用于计算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新蝶呤标准;一种用干扰素β-1a引发的药理作用的生物标记物)的血液样本是从44位患者身上收集的,即在第4周和第24周,在他们用药前以及用药后的240小时间隔时收集。稀疏采样是从服药后患者4周、12周、24周、56周和84周时收集。
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β-1a的药代动力学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在服用药物之间没有发生改变。没有观察到药物蓄积。在服用药物1~1.5天后达到血浆峰浓度,同时伴随着单项减少和大约2~3天的中位半衰期。每两周服用药物提供了比每四周服药的患者大约2倍的按月累计的曲线下面积。在每次服用药物之后的10~14天,新蝶呤标准都会保持,这表明每两周和每四周相比,药代动力学累积持续时间为两倍。
结论: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数据显示,RRMS患者每两周给药方案疗效提高,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选题审校:易湛苗 编辑:余睿智)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