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C状态可识别早期乳腺癌FEC化疗后的高危患者
2014年12月,发表于《J Clin Oncol》的一篇文章研究了早期乳腺癌患者使用扩散肿瘤细胞(DTC)-引导的二线辅助疗法后,与DTC状态相关的临床结果。结果显示,DTC状态可识别FEC化疗后的高危患者,且DTC监测状态与生存情况紧密相关,可能成为潜在的预后指标。
目的:骨髓(BM)中扩散的肿瘤细胞(DTCs)可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本研究探讨使用DTCs来确定辅助治疗不充分的患者,从而为这些患者提供二线辅助治疗,且探讨DTCs作为预后替代指标的潜在可能。
患者和方法:完成6个周期的辅助氟尿嘧啶,盐酸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化疗(FEC)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FEC后2~3个月(BM1)和8~9个月(BM2)进行BM取样。使用全角蛋白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测定BM中出现DTCs的情况。如果BM2中出现一个或多个DTCs,使用6个周期的多西他赛(100 mg/m2,每隔3周),随后在最后一次多西他赛输液后(治疗后)的1月和13月进行DTC分析。使用Cox回归分析评估无病间隔(DFI)。
结果:在1066名BM2具有DTC结果及随访(平均随访:自BM2起71.9个月的时间)信息可用的患者中,7.2%的患者的DTC为阳性。在72名使用多烯紫杉醇治疗后进行DTCs分析的患者中,15名患者有持续性DTCs(20.8%)。相比治疗后无DTCs的患者,具有剩余DTCs的患者的DFI明显降低(46.7%的患者经历复发)(调整危险比,7.58;95% CI,2.3~24.7)。与BM1和BM2均无DTCs的患者相比,治疗后无DTCs的多烯紫杉醇治疗患者的DFI具有可比性(8.8%的患者经历复发)(12.7%的患者经历复发;P=0.377,log-rank检验)。
结论:DTC状态可识别FEC化疗后的高危患者,且使用多烯紫杉醇二次治疗后的DTC监测状态与生存情况紧密相关。这强调了DTC分析作为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效果替代标记的潜在可能性。
(选题审校:张萌萌 编辑:吴晓毅)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点文章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