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发作后使用抗凝治疗进行卒中二级预防的最佳时机?
急性心源性卒中抗凝治疗管理的最佳时机尚不清楚。2015年6月,发表在《Stroke》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目的是探索急性脑卒中和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最佳时机。结论是卒中发作后4~14天是使用抗凝治疗进行卒中二级预防的最佳时间。
背景与目的:急性心源性卒中抗凝治疗管理的最佳时机尚不清楚。急性脑卒中和房颤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1)缺血性事件复发和严重出血的风险;(2)复发和出血的危险因素;(3)抗凝治疗相关复发和出血风险与急性脑卒中后初始治疗的时间。
方法:这项多中心研究的主要终点结局是急性脑卒中90天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性全身性栓塞、症状性脑出血和颅外大出血事件的复合终点。
结果:1029名患者入选,123名发生128个事件(12.6%):77名(7.6%)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全身性栓塞,37名(3.6%)发生症状性脑出血,14名(1.4%)发生颅外大出血。在90天时,50%的患者死亡或残疾(改良Rankin评分≥3分),10.9%死亡。CHA2DS2-VASc评分高、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高、缺血病灶大及抗凝药的类型是主要研究结局的预测因素。在调整的Cox回归分析中,脑卒中发病后4~14天开始抗凝治疗与主要研究结局显著降低相关,与4天内或14天后开始治疗相比:危险比0.53(95%置信区间0.30~0.93)。与16.8%和12.3%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或随后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患者相比,约7%的口服抗凝药治疗患者发生一个终点事件(P = 0.003)。
结论:发生急性卒中的房颤患者90天内复发率和大出血发生率都高。本研究观察到,高CHA2DS2-VASc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高、缺血灶大和抗凝药类型都与复发和出血风险显著增高相关。此外,数据显示,卒中发生后4~14天是抗凝治疗预防二级卒中的最佳时间。此外,单独使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口服抗凝药治疗前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相比,结局更好。
原文链接:http://stroke.aha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5/06/30/STROKEAHA.115.008891.long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