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神经>>正文内容
神经

ASD患者中CYP2C19多态性对艾司西酞普兰的剂量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来源:    时间:2015年11月16日    点击数:    5星

2015年11月,发表于《Pharmacogenet Genomics》的一项研究从药物基因组学角度考察了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中CYP2C19多态性对艾司西酞普兰的剂量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背景和目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艾司西酞普兰常被用于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但是治疗效果和耐受性上有个体化差异。CYP2C19编码艾司西酞普兰的主要代谢酶,研究人员通过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物遗传学研究考察CYP2C19多态性是否与ASD的症状和剂量相关。

 

受试者和方法:受试者在6周时间里每周填写异常行为清单——社区版(ABC-CV)。艾司西酞普兰的初始剂量为每日2.5 mg,逐周增加到20 mg,期间出现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则停止增加剂量。研究纳入了包括超快代谢组、普通代谢组和慢代谢组的3个CYP2C19代谢组来研究与症状改善和耐受剂量有关的问题。

 

结果:在治疗过程中ABC-CV得分得到改善(P<0.0001)。用于考察临床主要结局的ABC-CV敏感性亚表显示不同代谢组间的改善率没有差异。各代谢组剂量与时间有相关的趋势(P=0.10)。这种相关性是由慢代谢组与快代谢组从第1周至研究终点剂量递增的线性变化率引起的(P=0.05)。事后分析显示,快代谢组与普通代谢组或慢代谢组相比,组间的剂量递增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4),快代谢组的剂量随时间增加率较慢。

 

结论:在ASD样本中进行非盲的艾司西酞普兰研究,CYP2C19快代谢组对药物固定剂量递增的耐受性较低。可能的解释包括快代谢者中有不同的药动学特征或艾司西酞普兰有不明确的代谢途径。

 

 

 

 

 

 

(选题审校:顾歆纯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