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感染>>正文内容
感染

系统性结节病男子长期免疫抑制剂治疗 旧疾未愈又添新病

来源:    时间:2020年07月22日    点击数:    5星

34岁男性,10年前,诊断为系统性结节病(神经类肉瘤病),长期激素治疗。咳嗽、间歇性发热伴腹痛1周,突发髂骨窝疼痛伴呼吸困难。隐球菌抗原阳性和血培养新型隐球菌阳性提示为隐球菌感染。感染因何而来?


1﹒临床病史

患者:男性,34岁。症状:咳嗽、间歇性发热伴腹痛1周,突发髂骨窝疼痛伴呼吸困难。既往史:10年前,诊断为系统性结节病(神经类肉瘤病)、尿崩症及神经性膀胱病。药物史:长期激素治疗。体格检查:体温39.7℃,黄疸、瘀斑、巨脾。其他检查:腹部超声示肝微小脓肿;骨髓穿刺示组织坏死,造血细胞极少见,可见大量球形、有荚膜酵母细胞浸润;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1∶1000);血培养新型隐球菌阳性。

2﹒检验结果

实验室部分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室检验主要结果


3﹒问题与解答

(1)患者哪几项检验结果明显异常?

答: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计数(PLT)减低;总胆红素(TB)、C反应蛋白(CRP)显著增高;隐球菌抗原阳性;血培养新型隐球菌阳性;骨髓坏死,造血细胞减低,大量新型隐球菌浸润。

(2)如何解释异常检验结果?

答:隐球菌抗原阳性和血培养新型隐球菌阳性提示为隐球菌感染。骨髓新型隐球菌浸润导致造血细胞减低,从而使外周血Hb、MCV、PLT减低。肝脓肿导致总胆红素、CRP显著增高。

(3)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患者因结节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导致弥漫性隐球菌感染累及骨髓。

新型隐球菌为机会感染病原体,好发于有明显潜在易感因素或免疫功能异常者,如结节病、艾滋病、长期免疫抑制治疗或其他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相关疾病。在极少数病例,可发生于健康个体。

结节病为一种原发性肉芽肿病,病因不明,患者机会感染风险增高,与结节病本身及用于治疗该病的类固醇激素应用相关。发生于免疫抑制患者的系统性隐球菌病常危及生命。新型隐球菌感染最常表现为隐球菌性脑膜炎,也可累及其他脏器,如在肺部引起真菌性肺炎。骨髓隐球菌病相对少见,是艾滋病患者感染隐球菌的经典表现,罕见于结节病患者。系统性结节病与慢性T细胞功能缺陷相关,长期类固醇激素治疗又加重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此外,系统性结节病患者也可发生脑膜、皮肤、关节部位的隐球菌感染。本患者由于长期激素治疗存在免疫抑制状态。外周血血细胞减低多见于骨髓隐球菌感染,也可由于血细胞吞噬综合征见于隐球菌性脑膜炎。本患者无血细胞吞噬或典型肉芽肿征象,但骨髓涂片可见组织坏死及荚膜酵母细胞浸润。

(陈小颖 顾怡 应春妹)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来源:《临床病例检验结果剖析》
作者:巫向前
页码:289-291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