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感染>>正文内容
感染

一例慢性多发性骨髓炎的诊疗经验分享

来源:    时间:2024年08月23日    点击数:    5星

2岁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对症治疗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反复发热,约间隔3~4天再次发热,发热持续2~3天,体温波动在38℃,热型不规则,偶有咳嗽。入院前1天发现,患儿四肢远端肿胀,局部皮肤无红肿、触痛,皮温不高,仍有发热。患儿入院进一步诊治。该患儿怎么了?如何治疗?

一、病情摘要

1.基本情况
患儿,男,2岁,以“反复发热1个月,发现四肢远端肿胀1天”为主诉,于2016年10月入院。入院前1个月,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5~38.5℃,热型不规则),偶有咳嗽,无寒战、流涕、咳痰、呕吐、腹泻、抽搐、意识障碍、皮疹,对症治疗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反复发热,约间隔3~4天再次发热,发热持续2~3天,体温波动在38℃,热型不规则,偶有咳嗽。入院前1天发现,患儿四肢远端肿胀,局部皮肤无红肿、触痛,皮温不高,仍有发热。患儿入院进一步诊治。
2.既往
无特殊,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身高、体重增长较健康同龄儿差。
3.入院查体
体温36.5℃,脉搏100次/分,呼吸35次/分,头尾长79cm,体重9.0kg。营养不良,慢性病容,神志清楚,无皮疹,双侧颈部、下颌、左侧腋窝、双侧腹股沟分别可触及成簇肿大淋巴结,大者约蚕豆大小,质软,边界清,活动可,无触痛反应,周围皮肤无红肿、破溃,其余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结膜、口唇稍苍白。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干、湿啰音。心律齐,心前区未闻病理性杂音。腹软,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3cm,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远端(包括双上肢手腕处、双侧手掌、双侧手指近端、双侧小腿下部)呈环形肿胀,周围皮肤无潮红,皮温正常,质地较硬,无触痛反应,压之无凹陷。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对称。
4.入院前检查
血常规:
WBC 11.18×109/L,N% 44.7%,LY% 45.0%,Hb 97g/L,PLT 604×109/L,CRP 40.17mg/L。
尺桡骨正侧位X线片:
右侧尺桡骨中远端膨胀性改变,骨皮质不连续,骨小梁稀疏,骨髓腔密度减低,局部软组织稍肿胀,提示右侧尺桡骨中远端骨质改变,骨纤维结构不良待排除(图1)。

图1 尺桡骨正侧位X线片
头颅CT:
未见明显异常(图2)。

图2 头颅CT表现
5.初步诊断
发热、四肢肿胀待查,骨髓炎可能。

二、诊治过程

【病例特点】

1.一般情况
患儿,男,2岁,慢性病程,既往无特殊病史。
2.主要症状和体征
反复发热1个月,热型不规则,体温37.5~38.5℃;全身多部位触及肿大淋巴结;四肢远端对称性环形肿胀,皮温正常,质地较硬,无触痛反应,压之无凹陷。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增多,CRP水平增高,血沉增快。
4.影像学检查
尺桡骨正侧位X线片示右侧尺桡骨中远端膨胀性改变,骨皮质不连续,骨小梁稀疏,骨髓腔密度减低,局部软组织稍肿胀。
5.治疗反应
对症治疗未见明显效果。

【鉴别诊断思路】

小儿长期发热原因有很多,且因患儿年龄小,不会表达,医师不能全面掌握病史。因此,临床上,对于以发热为主诉的患儿,主要从其他临床表现入手查找病因。本例患儿除长期反复发热外,还出现四肢肿胀,需考虑如下可能:

1.感染性慢性骨髓炎
多为细菌经血流侵袭骨髓内结缔组织引起,少数病例源于邻近软组织感染扩散或继发于开放性股骨头坏死,往往是就诊延误或急性阶段治疗不当所致。脓肿使髓腔内压力增高,血管栓塞以及骨膜掀起使骨组织失去血运而坏死,形成死骨或病理骨折。本例患儿无外伤史,无其他器官组织感染灶,但反复发热1个月,伴四肢肿胀,炎症指标升高,X线检查见骨髓炎改变、软组织肿胀,需考虑本病可能。
2.非感染性疾病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是一种多种因素导致钙磷代谢异常、骨化障碍而引起的以骨骼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发生于骨骺闭合之前的儿童生长发育期。该病主要见于婴幼儿,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多汗、夜惊、易激惹及骨骼表现等。实验室检查可有血25-(OH) -D和1,25-(OH)2-D水平显著降低。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增宽,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状或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加厚(>2mm),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本例患儿食欲差,偏食严重,主食米饭、粥、面等,肉类、蔬菜等进食少,身高、体重增长较健康同龄儿差,查体见四肢环形硬肿,无压痛反应,结合长骨X线表现,暂不考虑该病,可进一步查维生素D(25-OH)排除。
(2)婴儿骨皮质增生症:
又称Caffey病,为婴儿时期侵犯骨骼肌肌肉筋膜的疾病,其特点为长管状骨和扁平骨骨膜下新生骨形成以及患处肿胀和疼痛。该病发病年龄多在出生6个月以内。X线表现为骨皮质增厚、硬化,常见下颌骨、肩胛骨、肋骨、锁骨和四肢长骨受累,于肿胀的软组织下方骨皮质外侧开始出现骨膜增生影,继之出现层状增厚,最后与骨皮质相融合而致骨皮质增厚,致密硬化,往往不累及骨骺和干骺端,有时伴骨周围软组织增厚肿胀。本例患儿有右侧尺桡骨中远端骨质改变,存在骨质破坏,与婴儿骨皮质增生症不同。
(3)骨尤因肉瘤(Ewing’s sarcoma,ES):
是小圆形细胞低分化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肿胀以及神经功能损伤,部分患者伴低热。病变可形成较大的软组织肿块。该病确诊需依靠活检病理结果。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软组织浸润,椎管侵占程度及远处转移。X线平片能比较全面地整体显示肿瘤所在部位、大小、骨结构改变、骨膜反应形式等(诊断骨尤因肉瘤的基本征象)。本例患儿无明显软组织肿块及远处转移等表现,故目前暂不支持该诊断。
(4)恶性肿瘤侵犯骨骼:
某些恶性肿瘤,如血液肿瘤等侵犯骨骼亦可引起肢体肿胀,可伴有长期发热、贫血、消瘦、淋巴结大、肝脾大、骨痛等表现。本例患儿不明原因出现四肢肿胀,伴长期发热、消瘦、贫血,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需警惕该病可能,可行骨髓穿刺骨髓象检查排除。
(5)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为儿童时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关节炎为主要特征表现,并伴有全身多系统受累(如皮疹、淋巴结大、肝脾大、心包炎等)。本病16岁前起病,可出现持续6周或6周以上的单关节炎或多关节炎。若出现上述表现并排除其他已知原因,可以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本例患儿四肢远端肿胀,非单纯关节炎症,与该病特征表现不符,可进一步查CRP、PCT、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 O,ASO)、RF、自身免疫全套指标、补体、铁蛋白、血沉以及心脏彩超等以排除。
3.特殊病原体感染
(1)骨、关节结核:
好发部位首先为脊椎,其次为髋关节及膝关节、短骨及长骨骨干。患者初期可有低热、食欲减退、疲乏、消瘦、精神不振、夜间盗汗等结核中毒表现,局部表现可有反射性肌痉挛、关节功能障碍、疼痛、肌萎缩和局部肿胀,表皮温度增高,可有叩痛及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触诊有揉面感,所属淋巴结可增大;极期出现畸形、肢体缩短,寒性脓肿破溃,形成瘘管或病理学骨折,可经久不愈;静止期一般情况好转,中毒症状消失,局部症状缓解,瘘管愈合,但畸形永久存在。X线异常发现晚于临床症状3个月~1年,表现为:初期骨质疏松、脱钙、骨小梁紊乱、关节影像模糊,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极期关节腔狭窄或消失,周围软组织阴影增宽,骨质广泛脱钙,骨质破坏缺损,有空洞形成及死骨发生;静止期骨端影像清楚,病变边缘骨质致密,可见骨质增生。本例患儿消瘦、食欲差、身高及体重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长期低热,尺桡骨正侧X线位片显示右侧尺桡骨中远端膨胀性改变,骨皮质不连续,骨小梁稀疏,骨髓腔密度减低,局部软组织稍肿胀,但无结核病密切接触史,T-SPOT阴性,X线胸片未见典型结核病灶,暂不考虑本病。
(2)梅毒性骨损害:
母婴胎传梅毒是儿童感染梅毒的主要途径,梅毒螺旋体经胎盘感染胎儿,使婴儿出生后一定时间出现皮肤黏膜和多器官系统受损。其中,骨骼系统最常受累,主要累及四肢长骨,亦可累及不规则骨,出现骨损害症状,表现为骨软骨炎、骨膜炎、骨炎、骨髓炎等。入院时,患儿家属提供的既往史及个人史均未涉及该病,但患儿长期低热,结合慢性骨髓炎改变,需考虑本病可能,可行RPR进行梅毒筛查。
(3)新型隐球菌感染:
多发生于免疫抑制患者,但免疫正常者亦可发生。新型隐球菌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肺隐球菌病,具有嗜肺及嗜神经性,单独侵犯骨骼的新型隐球菌罕见。隐球菌感染所致的骨髓炎多经血流播散所致,也可经伤口感染,最常累及的骨骼是脊椎骨,股骨、胫骨、肋骨和肩胛骨等,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及触痛。常见影像学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合并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本病虽罕见,但若遇患儿经正规长疗程抗感染治疗,症状仍不能改善,也需考虑该病可能,可行骨组织病理检查协助诊断。

【诊治措施】

1.入院后相关检查
(1)一般检查:
血生化、尿、粪常规未见异常。
(2)感染相关检查:
ASO正常,PCT 0.07ng/ml,肺炎支原体IgM阳性,血沉115mm/h,T-SPOT阴性。
(3)免疫相关检查:
RF、铁蛋白、T细胞免疫指标均未见异常;体液免疫五项中IgM 2.660g/L,其余未见异常。自身抗体:抗核抗体阳性(1∶100),纺锤体型阳性,颗粒型阳性,其余均阴性。
(4)内分泌相关检查:
甲状旁腺素、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维生素D(25-OH)54.06ng/ml;24小时尿钙0.7mmol/d,总量0.835L。
(5)影像学检查:
左手MRI:骨髓腔内可见浸润性等长或稍长T1、长T2信号灶,左前臂软组织明显肿胀,左手各掌骨及近节指骨骨质呈相似信号,软组织肿胀(图3)。

图3 左手MRI
(6)骨髓象检查:
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增生,形态正常;白细胞增多,形态及比例正常;血小板成簇分布;提示增生性贫血伴血小板增多。
2.入院后相关治疗
入院后,先后予头孢噻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积极抗感染治疗5天,患儿仍有发热,体温37.5~38.1℃,左前臂+左手MRI仍提示炎症;加用利奈唑胺联合抗感染治疗3天,患儿体温控制不理想,波动于37.5~39℃,四肢硬肿无明显变化。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为本病例为非感染性疾病,或抗感染药物未覆盖致病病原菌,或为特殊病原体感染,需行进一步检查。小儿外科会诊建议行骨组织活检,但患儿家属拒绝,遂继续等待血培养、骨髓培养以及梅毒、HIV等特殊病原体感染结果。
3.骨髓培养(7天):
无细菌生长;血培养未见明显异常。梅毒抗体初筛(RPR)阳性,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阳性(1∶16),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ssive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阳性。其余均为阴性。
同事发现患儿母亲手掌有脱屑性红斑,查梅毒TPPA,结果亦阳性(其父未检)。
4.最后诊断
慢性多发性骨髓炎(先天性梅毒感染)。

【临床转归】

予青霉素治疗后,患儿四肢肿胀基本消退,梅毒TRUST阳性(1∶8)。

【临床难点】

本病例诊断难点在于患儿父母对自身疾病不了解或隐瞒病史,使临床医师未能获得对临床诊疗意义重大的线索;患儿年龄小,不懂表达,查体不配合,对诊断亦有一定影响。对于长期发热患儿,行特殊病原体血清学检查意义重大。

三、点睛析评

晚期先天性梅毒多发生于2岁后小儿,通过胎盘传染,可出现角膜炎、神经性耳聋、牙齿异常、骨损害等,可伴有发热。一般来说,骨损害可造成前额骨增厚并突出、胫骨中部增厚并突起、鼻骨塌陷(形成马鞍鼻)等。本例患儿以四肢远端肿胀伴发热为主要表现,影像学表现为骨髓炎,经过常规抗感染治疗无好转,考虑为特殊病原感染,后经患儿及其母亲梅毒相关检测明确诊断。可见,对于有类似表现的患儿,仔细询问病史(包括父母病史),进行相应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知识来源
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