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消化>>正文内容
消化

十二指肠GIST术前治疗经验分享

来源: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时间:2024年12月23日    点击数:    5星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发生于十二指肠的胃肠间质瘤占小肠GIST的12%~18%,占全部GIST的1%~4%。对于局限性GIST,手术治疗仍然是首选治疗手段,但因为十二指肠GIST的解剖位置特殊,紧邻胰头、胆道等结构,导致十二指肠GIST的外科手术方式复杂,外科医生须根据具体的解剖部位和肿瘤大小等因素考虑手术方式。伊马替尼在GIST术前治疗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使部分原来无法手术的患者通过靶向治疗后肿瘤缩小,降低了胰十二指肠切除等多器官切除的可能性,且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减少了手术创伤。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67岁,因“腹部不适1周”,2016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腹部B超示:右侧腹膜后查见巨大囊实性包块,大小约10.8cm×5.3cm,团块推挤右肝,挤压右侧输尿管,紧邻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边界欠清楚。腹部增强CT示(图1):右侧肾旁前间隙前方见囊实性肿块影,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见较多大血管,肿块较大,横截面积约11.3cm×5.9cm,上下径13.2cm,上缘紧贴胆囊颈部下壁,胆囊壁未见明显增厚;内缘与胰头钩突、十二指肠水平部及降部分界不清,局部十二指肠显示不清,肿块前份血管与十二指肠壁分界不清;升结肠、十二指肠、胰头受压向前移位。行右腹腔包块穿刺示:梭形细胞肿瘤,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胃肠间质瘤。初步诊断: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



图1 术前治疗前腹部CT


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扪及一10cm×10cm左右巨大肿物,界清,质韧。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和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


【治疗过程】


(一)病例分析


患者为老年男性,以“(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就诊。腹部CT见腹膜后巨大包块,约11.3cm×5.9cm,与邻近组织紧邻,经MDT讨论,多学科团队评估考虑手术切除难度大,完整切除可能性低,且需联合脏器切除,患者经穿刺诊断明确,故建议予伊马替尼400mg/d行术前治疗,密切评估肿瘤变化。


(二)治疗方案


患者开始口服伊马替尼,剂量为400mg/d,无严重不良反应,每3个月复查腹部CT。服药4个月后腹部增强CT(图2)示:肿块较大横截面积约8.2cm×4.5cm。服药8个月后患者腹部增强CT(图3)示:肿块最大横截面7.9cm×3.6cm。再次评估其切除可能性后,患者欲行手术切除。



图2 服药4个月后腹部增强CT



图3 服药8个月后腹部增强CT


患者术前停药1周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无积液,右上腹粘连明显,右肾旁前间隙可见一肿块,直径约8cm×4cm,与十二指肠粘连紧密;肿块呈不规则状,剖面呈鱼肉状,肿块有完整包膜;腹膜后未扪及淋巴结肿大,余腹腔内脏器未见异常。术中诊断: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遂行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手术总时间3h,术中失血约200ml,术中未输血。


(三)术后病理及基因检测


病理诊断:(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后(9.5cm×8.0cm×3.9cm),核分裂象约2个/50HP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117(+),CD34(-),DOG-1(+),SDHB(+),MIB-1(阳性率 <2%),SMA(+),Desmin(-),S-100(-)。


基因检测:c-KIT基因11外显子557-558缺失突变。


【预后】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出院。


出院后继续予以伊马替尼400mg/d,随访30个月未见复发。


【经验与体会】


对于直径>2cm的局限性GIST,评估无手术禁忌证,预期能实现R0切除且不需要联合器官切除或严重影响器官功能者,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于巨大肿瘤、特殊部位肿瘤等手术困难者,通过伊马替尼术前治疗使得肿瘤体积缩小,减少手术风险,增加肿瘤R0切除率,缩小手术范围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根据《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7年版)》术前治疗适应证:术前评估手术难度较大;巨大GIST(直径≥10cm)术中易破裂或出血导致医源性传播;肿瘤定位于特殊解剖部位,如胃食管交界处、十二指肠、下段直肠,以及对主要脏器功能的损伤不可避免者;可能切除肿瘤,但手术风险大,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需联合多器官切除者;存在复发、转移,手术困难者。术前治疗时限为6~12个月,判断术前治疗效果采用Choi标准。对于术后辅助靶向药物治疗,根据改良NIH危险度分级及基因检测结果选择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及时限。


十二指肠GIST手术切除常用术式包括十二指肠楔形切除术、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远端胃部分切除术、保留胰腺的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从保护器官功能和减少创伤的角度出发,应争取行局部手术切除肿瘤,在保证肿瘤完整切除的基础上,尽量保护Vater壶腹和胰腺功能并行符合生理的消化道重建,尽量减少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扩大手术。


本例患者由于初诊时肿瘤体积巨大,且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位置特殊,直接手术可能需行联合脏器切除,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故选择采用伊马替尼进行术前治疗。治疗8个月后肿瘤体积减小趋势渐缓,考虑已达最大疗效,故行保留胰腺的十二指肠部分切除,从而尽可能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减少患者的创伤。


十二指肠GIST存在解剖位置及生物学的特殊性,术前治疗有其必要性,但现在术前治疗比例仍然较低。国内多中心十二指肠GIST回顾性研究发现,接受术前治疗的患者仅10.8%。笔者认为,术前治疗理念仍需不断推广,希望通过本病例的报告,能够为十二指肠GIST的规范治疗提供部分参考。


知识来源
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