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儿科>>正文内容
儿科

度量单位与儿童给药差错

来源:    时间:2008年04月14日    点击数: 289    5星

2014年7月,发表于《Pediatrics》的一篇文章对使用的度量单位与儿童给药差错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非标准的器具是否可以调节这种相关性。结果显示,给药差错比较常见,与使用精细刻度容器的父母相比,使用茶勺和大汤匙的父母出现的给药差错频率更高。

背景和目的:已有建议将毫升作为首选的度量单位作为一种策略,以改善药品说明书的明晰度;茶勺和大汤匙单位可能不经意地被作为非标准的厨用单位。我们对使用的度量单位与儿童给药差错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非标准的器具是否可以调节这种相关性。

方法:对一项医务人员沟通和给药差错关系的大型研究中的基线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纳入2个急诊部中讲英语或西班牙语,且其孩子被处方了液体药物的父母(n =287)。给药差错定义为:处方剂量知识的差错、剂量度量观察的差错(与意向剂量或处方剂量相比);>20%的偏差阈值。多元logistic回归校正父母年龄、语言、国别、种族/民族、社会经济地位、教育、健康素养(成人功能性健康素养简表);儿童年龄、慢性病;地点等。

结果:给药差错比较常见:39.4%的父母出现意向性剂量度量差错,41.1%的父母出现对处方剂量理解的差错。此外,16.7%的父母使用非标准的器具。与使用精细刻度容器的父母相比,使用茶勺和大汤匙的父母在意向性剂量方面出现差错(42.5% vs 27.6%,P = 0.02;校正比值比=2.3;95% 置信区间,1.2~4.4)、处方剂量理解方面出现差错(45.1% vs 31.4%,P = 0.04;校正比值比=1.9;95%置信区间,1.03~3.5)的几率为2倍;健康素养较低以及非英语使用者的父母的给药差错相关性更高。非标准器具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茶勺和大汤匙相关的度量单位给药差错。

结论:结果支持仅用毫升作为给药剂量标准,以减少给药差错。

(选题审校:易湛苗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儿童用药的过程中,用滴数、茶匙数、汤匙数作为剂量单位的药物不难见到,但是茶匙、汤匙的大小未有标准规格,容易导致儿童给药剂量出现差错,带来潜在的用药风险。最好能够使用统一的度量衡,或者药品本身带有标准的给药度量工具,以便保证给药剂量的准确性。)

评价此内容
1 2 3 4 5
3
 我要打分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