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妇产>>正文内容
妇产

凶残的宫颈小细胞癌易漏诊 常混迹在鳞癌和腺癌中

来源:    时间:2019年03月18日    点击数:    5星

高危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病因,但罕见且高度恶性的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其与高危HPV感染的相关性,尚无定论。2018年5月,发表在《Diagn Pathol》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旦患上子宫颈小细胞癌 能活过5年者寥寥无几

子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早期就可发生淋巴结和血行转移,预后差,形态特征与肺部肿瘤相似。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Ⅰ~ⅡA期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36.8%。广泛转移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0,并且一旦复发生存期很短,通常只有7~8个月。

子宫颈小细胞癌如此凶残,探索其病因和临床病理特征,将是征服该癌症的重要一步。目前有很多研究考察了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包括病例系列和更大规模的基于人群的回顾性报告。研究已经证实,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与HPV 16感染相关,而宫颈小细胞癌与HPV18相关。对于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一些研究报告其常与其他宫颈癌或上皮内肿瘤相伴出现,但很少描述包括小细胞癌在内的宫颈复合肿瘤的病理具体有何特征,且研究结果不一,因此无法确切了解宫颈小细胞癌与HPV感染的关系和病理特征。

常混迹在鳞癌和腺癌中 HPV18是罪魁祸首

中国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30例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数据。使用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和反向斑点杂交,检测小细胞癌和其他共患上皮肿瘤中的HPV DNA。免疫组化用于检测p16和p53的蛋白表达。

结果显示,在30例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患者中,15人同时患有其他类型上皮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原位鳞状细胞癌、原位腺癌。

原位杂交显示,多数感染HPV的肿瘤细胞呈现出细胞核内整合模式。聚合酶链反应和反向斑点杂交则显示,在每个小细胞癌病例中都检测到了HPV DNA(100%)。27个病例(90%)为18型,15例(50%)显示出多种HPV18和16感染。

小细胞癌的HPV18感染率高于宫颈鳞状和腺上皮肿瘤(P=0.002)。然而,两种肿瘤的HPV16感染率相似(P=0.383)。小细胞癌和其他类型上皮性肿瘤,所有病例的细胞核和细胞质p16染色都很强烈。

15例复合肿瘤中,3例小细胞癌p53免疫组化表达完全阴性,这提示TP53为无义突变模式。与复合肿瘤相比,单独子宫颈小细胞癌具有相似的TP53突变或野生型(P=0.224)。

因此,宫颈小细胞癌常与鳞状或腺状上皮肿瘤相伴出现,可能由于多种HPV感染导致,尤其是常同时感染HPV 18和HPV 16。但多种HPV感染与肿瘤分期、大小、淋巴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或预后不相关。

小心漏诊凶残的宫颈小细胞癌!

总之,该研究表明,宫颈小细胞癌与HPV 18和HPV 16感染密切相关。感染多种高危HPV的宫颈小细胞癌患者,可同时发生鳞状或腺上皮肿瘤。

对于复合宫颈肿瘤患者,HPV 18和16多重感染参与了宫颈小细胞癌的进展,而宫颈鳞癌或腺癌的发生则与HPV 16感染密切相关。但多重高危HPV感染与宫颈小细胞癌肿瘤分期、体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无关。

研究者观察到,单纯小细胞癌和复合型宫颈肿瘤患者的HPV DNA基因型、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似。小细胞癌是宫颈复合瘤患者预后的决定因素。

由于共患肿瘤频繁出现,为了避免漏诊小细胞癌,应仔细观察标本防止遗漏复合病变中比例很小的小细胞癌,尤其是宫颈活检标本。

(选题审校:徐晓涵 编辑:贾朝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