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儿科>>正文内容
儿科

极低体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雷珠单抗0.2mg完胜激光治疗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9年12月09日    点击数:    5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新生儿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所致的疾病,可引起视网膜剥脱和失明。2019年10月,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学者发表在《Lancet》的一项开放性、随机、对照试验RAINBOW,比较了雷珠单抗vs激光疗法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ROP 应用日益广泛但研究数据甚少

与激光治疗相比,玻璃体腔注射给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相对简单,治疗时间大大缩短,实施治疗所需资源和专业知识更少,而且通常不需麻醉。

然而,玻璃体内注射药物会增加眼内感染风险,需要更长且更频繁的随访,治疗后可能出现视网膜异常,并潜在影响局部和全身发育。

尽管全球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ROP越来越普遍,但有关眼部疗效、适当的药物和剂量、重新治疗的需求、可能的长期全身反应等研究数据很少。

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ROP:雷珠单抗0.2mg治疗优于激光治疗

发表在《Lancet》的该项随机、开放性、优效性、多中心、3组、平行组研究,评估了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vs激光治疗对RO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该研究在26个国家的87个新生儿眼科中心进行。

研究者筛选出出生体重<1500g并满足视网膜病变治疗标准的婴儿,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单次双侧玻璃体内给药雷珠单抗0.2mg、雷珠单抗0.1mg或激光治疗组中。使用计算机交互响应技术,根据病区和地理区域进行分层。

主要结局指标为24周时或24周前无活性视网膜病变的存活率、无不良结构性结局、或不需要不同治疗模式(雷珠单抗0.2mg对激光治疗具有优效性的双侧α=0.05)。根据意愿治疗进行分析。

研究时限为2015年12月31日~2017年6月29日,225名参与者被随机分组(雷珠单抗0.2mg组74人,雷珠单抗0.1mg组77人,激光治疗组74人)。

治疗前7人撤出(三组分别为1、1和5人),17人未完成24周的随访,包括每组发生的4例死亡。214人评估了主要结局(三组分别为70、76和68人)。

雷珠单抗0.2mg、0.1mg和激光治疗组分别有56/70人(80%)、57/76人(75%)和45/68人(66%)治疗成功。使用分层检验策略,与激光治疗相比,雷珠单抗0.2mg的治疗成功比值比(OR)为2.19(95% CI,0.99~4.82;P=0.051),0.1mg为1.57(0.76~3.26);0.2mg vs 0.1mg的OR为1.35(0.61~2.98)。

发生不良结构性结局的婴儿,雷珠单抗0.2mg有1人,0.1mg组为5人,激光治疗为7人。死亡、严重和不严重全身不良事件、眼部不良事件,3组间均匀分布。

因此,ROP治疗中,雷珠单抗0.2mg优于激光治疗,与激光治疗相比,不良眼部结局更少,24周安全性在可接受范围内。

雷珠单抗用于5岁以内患儿 正在研究中

在RAINBOW研究中,在全球范围内,雷珠单抗治疗ROP有效且耐受性良好。与激光治疗相比,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2mg使得更高比例婴儿获得成功结局,不排除雷珠单抗优于激光治疗。尤其是,与雷珠单抗0.1mg或激光治疗相比,雷珠单抗0.2mg治疗组眼睛结构不良结局更少。

正在进行的扩展研究,将进一步确定5岁以内患儿的功能性结局和安全性。在早产儿全体中观察到的全身安全性与预期一致,而在成人中观察到的眼睛不良事件与雷珠单抗的既定情况一致。

英文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31522845

(选题审校:王楚慧 编辑:王淳)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如需转载,请联系医纬达客服邮箱:univadiscnhelpdesk@merck.com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