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呼吸>>正文内容
呼吸

合并脓毒症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辛伐他汀有助于抗击炎症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9年12月24日    点击数:    5星

肺炎,虽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但其危害仍不可小觑。对于年老体弱者,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CAP+S)很常见,即使并非耐药菌感染,治疗也很是棘手。一系列研究显示,他汀或能助一臂之力,但研究结果不一致。近期,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年龄较大且较既往评估病情较轻CAP+S患者,大剂量辛伐他汀可作为辅助治疗,缓解炎症。

肺炎作为人类未完全征服的常见病 急需探索新的策略

肺炎是全球感染性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老年人群中,CAP+S很常见,且与死亡率升高以及幸存者长期发病率和再入院率升高及生活质量降低相关。

其实,大多数CAP+S并非由多重耐药细菌引起,即使是身体虚弱者也是如此。鉴于全球对抗生素过度使用的担忧,需要新的策略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细菌感染,如CAP,需要中性粒细胞快速但恰当的反应。在攻击或静止之间,中性粒细胞保持一种微妙的环境依赖性平衡,无论是不恰当的过度反应,还是反应抑制,都与死亡率和发病率升高相关。

在败血症中,中性粒细胞功能无论升高还是降低,都与死亡率增加相关。例如,入院时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NETosis)减少(可能代表反应不足),以及入院第7天NETosis增加(可能代表过度攻击性、持续性促炎反应),都与患者预后较差相关。宿主年龄,也是影响中性粒细胞功能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来改善对感染的免疫反应,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在体外和概念验证临床试验中,辛伐他汀可提高老年人中性粒细胞迁移的准确性。但在人类中进行的研究,阳性结果仅限于在感染事件较轻且早期给予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老年患者中,或是在感染前已经在服用他汀的老年患者。一些处方他汀的危重患者,则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似乎受体、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和干预的时机,是干预是否有效的关键。

CAP+S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可提高无住院生存率

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的该项研究,探讨了大剂量辛伐他汀能否改善中性粒细胞功能,以及对于没有重症监护的CAP+S患者,是否安全和耐受。

研究者对入住二级医院的55岁或以上接受辛伐他汀80mg或安慰剂7天的CAP+S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第4天的主要终点是NETosis的变化。第4天次要终点包括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死亡率、再入院和组织降解/炎症标志物。

结果显示,对于CAP+S患者,与安慰剂相比,4天的辛伐他汀辅助治疗与系统中性粒细胞功能(NETosis和趋化性)改善相关,全身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负荷减轻,序贯器官衰竭评估分数得到改善。

一项事后分析表明,与安慰剂相比,辛伐他汀治疗与无住院生存率提高相关。在老年和共患多病患者中,辛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常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时处方。

因此,这项先导研究支持大剂量辛伐他汀作为年龄较大且较既往评估病情较轻CAP+S患者的辅助治疗。现在,需要一项权威的多中心研究来评估对这一人群可能的获益和危害。

未来肺炎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辛伐他汀可能是得力助手

这项概念验证性研究,首次报告了辛伐他汀对CAP+S老年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和临床终点的影响。在第4天,辛伐他汀与中性粒细胞NETosis减少(生理刺激后)、全身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活性降低相关,中性粒细胞迁移准确性改善且SOFA评分小幅度降低。

此外,大剂量辛伐他汀与克拉霉素联合使用,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尽管两组之间的死亡率、再次入院时间或再入院率并无差异,但一项事后分析表明,辛伐他汀治疗与无住院生存率增加有关,这是一个对患者来说比较重要且纳入临床试验的终点。

预计到2040年肺炎住院人数将增加一倍,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制定新的感染性疾病应对策略。这项概念验证研究表明,改变中性粒细胞功能可以改善急性感染患者的预后,他汀则具有这一潜能。但也强调了脓毒症中性粒细胞反应的复杂性、刺激特异性和动态性。

应对未来更加严峻的肺炎的形势,辛伐他汀可能是得力助手!

英文链接 https://www.atsjournals.org/doi/full/10.1164/rccm.201812-2328OC

(选题审校:徐晓涵 编辑:贾朝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如需转载,请联系医纬达客服邮箱:univadiscnhelpdesk@merck.com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