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风湿科>>正文内容
风湿科

67岁女性鼻出血 如何抽丝剥茧寻觅病因?

来源:    时间:2020年06月01日    点击数:    5星

67岁女性鼻出血,6年前因胰腺癌2B期接受胰十二指肠和脾切除术。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显著减低,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外周血涂片异常,见各种异形红细胞、血小板减低、红细胞碎片、豪焦小体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ADAMTS13,vWF‐CP)减低。如何解释这些异常的检验结果?


1﹒临床病史

患者:女性,67岁。症状:主诉鼻出血,乏力4天。既往史:6年前因胰腺癌2B期接受胰十二指肠和脾切除术。每周用吉西他滨辅助治疗,共3周,治疗周期28天;入院时血红蛋白102g/L、血细胞比容30.5%、血小板计数170×109/L,血清基础肌酐124μmol/L;有高血压和慢性肾病病史。家族史:不详。药物史:吉西他滨输液治疗肿瘤,阿法达贝泊汀治疗贫血,长期服用美托洛尔、利尿磺胺和赖诺普利。体格检查:血压130/90mmHg。无黄疸、皮疹、瘀斑或淋巴结肿大,肺音清晰,鼻孔处可见血凝块;心血管、神经系统和腹部检验结果正常;足部轻度水肿。其他检查:胸、腹、骨盆CT扫描未见癌肿复发证据。

2﹒检验结果

实验室检验结果见表1。患者外周血涂片瑞吉染色:见异形红细胞、红细胞碎片(毛刺细胞、裂红细胞等)、豪焦小体,血小板数量减低。肝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

表1 实验室主要检验结果

续表


3﹒问题与解答

(1)患者哪些检验结果明显异常?

答: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显著减低,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血清乳酸脱氢酶(LD)、总胆红素(TB,主要是非结合胆红素)、尿素(Urea)、肌酐(Cr)浓度增高;外周血涂片异常,见各种异形红细胞、血小板减低、红细胞碎片、豪焦小体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ADAMTS13,vWF‐CP)减低。

(2)如何解释这些异常的检验结果?

答:外周血涂片见血小板减低和裂红细胞,Hb和Hct减低,LD增高,非结合胆红素(UCB)增高,均提示患者因溶血而致贫血,最可能是微血管性溶血。临床上血小板减低、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并发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浓度增高),可见于血栓性血小板减低性紫癜(TTP)和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如合并发热、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则构成典型TTP的5联症,然而,不会持续出现肾功能不全、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HUS发病特点、病理原因与TTP相似,主要与患者肾功能异常和轻度神经系统症状相关。

TTP/HUS的发病机制与影响各器官的血小板透明血栓相关。本患者肝酶学检测等正常,可排除肝脏疾病;肾功能不全虽可有血小板功能障碍,但血小板计数不减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也可有微血管溶血和血小板减低;因DIC时凝血因子消耗,PT和APTT可延长,并伴纤维蛋白原(Fg)、凝血因子Ⅴ(FⅤ)和凝血因子Ⅷ(FⅧ)减低。

(3)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最可能的诊断是TTP/HUS。

(4)患者解整合素样含重复Ⅰ型糖蛋白G金属蛋白酶(AD AMTS13)、吉西他滨化疗与疾病有何关联?

答:患者同时病发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低就足以作出TTP(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而肾功能异常及缺乏神经系统征象则提示为HUS。在这种情况下,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入血浆,形成有止血活性的大多聚体;这些超大血管性血友病多聚体(ULVWF)由特异性蛋白酶AD AMTS13裂解;在无或缺乏ADAMTS13时,血浆中累积的ULVWFs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凝块;先天性TTP患者缺乏此蛋白酶,而获得性TTP患者常有此蛋白酶的抗体。本患者ADAMTS13活性减低(参见表1)。

绝大多数TTP为先天性,但也见于如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肠胃道腺癌等癌症;以及丝裂霉素C、吉西他滨、博来霉素、顺铂等药物化疗等(表2)。本患者曾患胰腺癌,此次CA19‐9检验结果正常(参见表1),胸、腹、骨盆CT扫描未见癌肿复发证据。患者病发TTP时已接受吉西他滨化疗。多数病例在初次吉西他滨治疗后5~12个月内发生TTP(发病率0.015%~0.25%);而进行性高血压加重常早于TTP的诊断。本患者有长期难以控制高血压史,但血压未进一步增高。

表2 引起血栓性血小板减低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主要病因


(姚怡婷 熊立凡)

 

来源:《临床病例检验结果剖析》
作者:巫向前
页码:90-93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