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继发脓毒性休克1例
21岁男性,因“反复胸闷、喘息10余年,加重1周”入住,如何诊治?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21岁,自由职业,因“反复胸闷、喘息10余年,加重1周”,于2018年3月1日入住华山医院呼吸科。患者10年前出现胸闷、气急,伴咳嗽、咳痰,咳黄色黏痰,受凉可诱发或加重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症状稍好转,每年均有多次发作。6年前在某医院诊断“支气管哮喘”,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症状可明显缓解,但用药不规律,仍间断有咳嗽、咳痰,无明显胸闷、气急。2017年8月受凉后胸闷、气急再发,伴有咳嗽、咳黄痰,当地医院予抗感染、激素、吸入ICS+LABA+LAMA等治疗后症状仍有反复发作。2017年9月至我院就诊,结合胸部CT典型特征(图1A、B)、曲霉菌特异性IgE、EOS等结果诊断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予泼尼松20mg/d口服、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次,2次/d口服,症状明显缓解,肺CT提示:局部病灶明显吸收(图1C、D),故维持该方案治疗。2018年2月底,患者劳累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2℃,伴有咳嗽、咳黄痰、气急,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肺CT示:双肺新发斑片实变影(图2),予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头孢呋辛抗感染后仍有反复发热、气急。故于2018年3月1日再次入住我科。
图1 2017年9月20日肺CT(A,B)示双上肺肺大疱、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白箭),局部气道可疑黏液栓,远端肺不张(黑箭);经过2个月的激素与伊曲康唑口服治疗,2017年12月6日复查肺CT(C,D)示原有肺不张及炎症较前明显吸收好转
图2 2018年2月26日肺CT示:双肺多发斑片影(A)、毛玻璃影(B)和实变影(C),以右肺上叶和左肺下叶明显
入院查体:
T 38℃,P 100次/min,R 30次/min,BP 121/81mmHg,氧合指数208mmHg(鼻导管流量6L/min)。神志清楚,推入病房。可见三凹征。双上肺呼吸音偏低,双下肺可闻及局限性干性啰音及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率10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既往史及个人史:
鼻窦炎病史,气胸及胸腔闭式引流术史。吸烟史3年余,每天约10支,未戒烟。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
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鼻导管流量 6L/min):pH:7.548,PaO2:93.8mmHg,PaCO2:35.4mmHg。
血常规:白细胞:12.31×109/L,中性粒细胞:95.9%。
IgE:979.2ng/ml,EOS:22×106/L。
CRP:>200.00mg/L,ESR:59mm/h,PCT:4.21ng/ml。
尿素:7.1mmol/L,肌酐:51μmol/L。
乳胶凝集试验、G试验、T-SPOT、HIV抗体:均为阴性。
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该患者满足1项主要标准(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和4项次要标准(呼吸频率≥30次/min;氧合指数≤250mmHg;多肺叶浸润;血尿素氮≥7.14mmol/L)。综上,重症肺炎诊断成立。
根据ABPA诊断标准(须具备第1项、第2项和第3项中的至少两条):
1.相关疾病
①哮喘;②其他:支气管扩张症、慢阻肺、肺囊性纤维化等。
2.必需条件
①烟曲霉、特异性IgE水平升高,或烟曲霉皮试速发反应阳性;②血清总IgE水平升高(>1000U/ml)。
3.其他条件
①血EOS计数>500×106/L;②影像学与ABPA一致的肺部阴影;③血清烟曲霉特异IgG抗体或沉淀素阳性。
该患者2017年9月20日于我科住院时:①曲霉菌特异性TIgE>1000ng/ml,M1青曲霉3.35、2 级,M3 烟曲霉>100、6 级;②血清总 IgE>2928ng/ml;③血 EOS计数902×106/L;④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管腔大量脓性分泌物(图3),肺泡灌洗液培养出烟曲霉菌;⑤影像学与ABPA一致(见图1A、B)。符合ABPA的诊断标准。
图3 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各叶、段支气管管腔见大量脓性分泌物
【初步诊断】
1.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CURB-65评分2分
2.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病例解析】
问题1:患者系ABPA复发还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患者入院后查血清总IgE水平和血EOS计数(2018年3月1日IgE:979.2ng/ml,EOS:22×106/L)均较前(2017 年9 月20 日IgE:>2928ng/ml,EOS:902×106个/L)显著降低,且G试验阴性,表明ABPA治疗有效,故暂不考虑ABPA复发。
ABPA患者由于中央支气管扩张,长期口服和/或吸入糖皮质激素,使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在劳累、受凉等诱发因素作用下易发生感染。患者此次以发热伴咳嗽、咳黄痰起病,肺CT示双肺新发斑片影和实变影,双下肺可闻及局限性干啰音及湿啰音,血白细胞(12.31×109/L)和中性粒百分比(95.9%)、炎症相关性指标(CRP:>200.00mg/L,ESR:59mm/h,PCT:4.21ng/ml)均升高,故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问题2:CAP的病原学?
该患者急性起病,高热,伴有咳嗽、脓痰,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CRP升高,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肺CT表现为呈叶段分布的炎症浸润。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考虑病原学非CAP常见致病菌,特殊病原菌感染和混合感染的可能性大。在经验性用药前行呼吸道九联抗体检测,痰培养、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培养,必要时行BALF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查以明确病原学诊断。
初步经验治疗方案:
1.根据指南,结合ABPA基础疾病,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左氧氟沙星0.5g/d,静脉滴注+美罗培南0.5g/6h,静脉滴注(该方案可有效覆盖G-菌、G+菌、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和厌氧菌等)。
2.治疗原发病ABPA 泼尼松20mg/d,口服+伊曲康唑200mg/次,2次/d,口服。
3.入住RICU,BiPAP模式无创通气治疗。
初始治疗后疗效评估(入院后48小时):
1.体温有下降趋势,气急较前好转,但肺部听诊哮鸣音增多。
2.复查化验结果 白细胞、PCT、CRP、ESR下降,嗜肺军团菌IgM抗体检测阳性。
3.动脉血气分析(鼻导管氧流量 3L/min) pH:7.466,PaCO2:5.39kPa,PaO2:10.39kPa,SaO2:95.9%。
病情评估提示初始经验治疗有效。入院第5天,患者体温再次升高,满肺哮鸣音;SBP<90mmHg,持续性低血压,液体复苏无改善;WBC、PCT、CRP、ESR、BUN再次进行性升高;氧合指数<200mmHg;乳酸1.6mmol/L。立即给予以下处理:
1.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低潮气量保护性肺通气5ml/kg×45kg)。
2.镇静剂减轻人机对抗(丙泊酚),参考用量:0.3~0.4mg/(kg·h),实际用量:4mg/h。
3.早期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参考用量:0.02~0.2μg/(kg·min),实际用量:0.1mg/h。
4.抗感染+引流排痰 美罗培南0.5/6h+阿奇霉素0.5g/d。
5.ABPA继发哮喘持续状态 甲泼尼龙40mg/d+伏立康唑200mg,每12小时一次。
再次评估病情如下:
1.复查白细胞、PCT、CRP、ESR进行性升高,提示感染未有效控制。故于2018年3月7日行床旁镜吸痰,标本送检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以明确病原体。
2.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 氧合指数<200mmHg+需呼吸支持(3分),需去甲肾上腺素维持循环功能,且剂量≤0.1μg/(kg·min)(3分),故满足SOFA评分≥2分。根据Sepsis 3.0诊断标准:脓毒症=感染+SOFA≥2,故该患者脓毒症诊断成立。Sepsis 3.0脓毒症休克=脓毒症+输液无反应性低血压+使用缩血管药物维持MAP≥65mmHg+血乳酸≥2mmol/L,患者动脉血气乳酸为1.6mmol/L,故根据Sepsis 3.0诊断标准,尚未达到脓毒症休克。鉴于该标准存在争议,我们认为其并不能准确反映该患者病情。因此我们参考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仍然诊断患者为脓毒症休克。治疗原则为:纠正呼衰,恢复灌注,引流排痰和有效抗感染。
问题3:如何选择机械通气策略?
根据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推荐对脓毒症诱发ARDS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设定低潮气量(6ml/kg)(1B);建议测量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平台压,平台压的初始上限设定为30cmH2O以达到肺保护目的(2B);对脓毒症诱发ARDS的患者应使用PEEP防止肺泡塌陷(1C);建议对脓毒症诱发的中、重度ARDS患者使用俯卧位通气,尤其适用于PaO2/FiO2<100mmHg的患者(2B);建议对脓毒症诱发的轻度ARDS使用无创通气(2C);高频振荡通气不能改善脓毒症ARDS患者病死率(2A);建议无组织低灌注证据的情况下,对脓毒症所致的ARDS使用限制性液体策略(2C)。
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参考指南,给予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低潮气量6ml/kg×45kg),采用SIMV辅助通气模式;吸入氧浓度50%,PEEP为6cmH2O;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经过上述处理,2018年3月5日患者指脉氧跌至88%~92%,呼吸频率、心率均有上升。
问题4:患者病情突发进展的原因是什么?
患者肺部听诊左侧呼吸音消失,结合既往自发性气胸病史,考虑并发气胸可能性大。急查床旁胸片示:左侧气胸,左肺压缩约90%(图4A)。遂予胸腔闭式引流,低负压持续引流,床旁支气管镜吸痰,保持气道通畅。复查床旁胸片示气胸逐渐吸收(图4B),但肺部炎症好转后再次明显加重(图4C)。患者体温及各项炎症指标(ESR、CRP、PCT)也再次升高。
2018年3月9日BALF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结果回报:鲍曼不动杆菌(检出序列数8173)、嗜血杆菌(检出序列数252)、巨细胞病毒(检出序列数63)、耶氏肺孢子虫感染(检出序列数74)。
至此,患者病原学诊断已基本明确。
图4 患者治疗过程中影像学(胸片)的演变
A.2018年3月5日胸片示左侧气胸,压缩约90%,右肺弥漫性 斑片影和实变影;B.2018年3月7日胸片示左侧胸腔引流术后,右肺弥漫性病变较前吸收;C.2018年3月9日胸片示左侧气胸基本吸收,双肺炎症,左侧为著,左侧胸壁皮下软组织积气;D.2018年3月11日胸片示双肺炎症较前吸收,左侧胸壁皮下软组织积气较前吸收;E.2018年3月20日胸片示双肺炎症较前明显吸收,左侧胸壁皮下软组织积气较前基本吸收,左侧少量气胸
【最终诊断】
1.重症肺炎 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军团菌混合感染
2.脓毒血症并脓毒性休克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4.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继发哮喘持续状态
【治疗】
结合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如下:
1.肺孢子菌
co-SMZ 1粒,每6小时一次,口服;甲泼尼龙40mg/d,静脉推注×3天,20mg/d,口服×7天,16mg/d,口服维持。
2.鲍曼不动杆菌、嗜血杆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1.5g,每12小时一次,静脉滴注。
3.巨细胞病毒
更昔洛韦0.5g,每12小时一次,静脉滴注。
4.军团菌
克拉霉素0.25g,每12小时一次,口服。
经过上述抗感染方案调整,患者体温、白细胞、CRP、PCT逐渐下降至正常。调整后第6天复查胸片示炎症较前明显吸收(图4D)。患者心电监护各项指标改善,自觉症状也逐渐改善。镇静、升压药物逐渐减量直至撤离。
问题5:拔管时机的选择?
2018年3月11日复查动脉血气:pH:7.444,PaO2:114mmHg,PaCO2:51.9mmHg,SaO2:98.2%,提示患者氧合明显改善。拔管前行自主呼吸测试(SBT)2小时,提示患者能耐受脱机及拔管,故于机械通气1周(2018-03-12)后拔除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
问题6:如何实施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
患者住院期间长期卧床,消耗明显,表现为四肢肌力减退,活动受限。拔管后由呼吸康复治疗师进行呼吸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松动训练、作业治疗、平衡治疗等康复训练,每天2次,每次持续1小时。持续训练1周,患者已基本可以下床活动,生活部分自理。
患者拔管后1周复查胸片(图4E)示肺部炎症基本吸收。故将抗感染药物序贯为口服治疗:SMZ、甲泼尼龙、伏立康唑、头孢克洛。口服药物治疗5天后复查血气(未吸氧)示:pH:7.463,PaO2:97.6mmHg,PaCO2:34.5mmHg。 达到出院标准。 嘱出院后规律服药,SMZ、头孢克洛总疗程4周。此外予甲泼尼龙(16mg/d)联合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次,2次/d)治疗ABPA,定期复查,继续康复训练。
【随访】
出院1个月后患者体温正常,活动耐量逐渐恢复。无哮喘发作。
【病例点评】
1.ABPA患者由于中央支气管扩张,长期口服和/或吸入糖皮质激素,使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在劳累、受凉等诱发因素作用下易发生感染。因此ABPA患者症状加重需鉴别ABPA复发和ABPA基础上的CAP。
2.早期识别并及时规范处理脓毒性休克,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3.免疫受损患者易并发特殊病原菌感染与混合感染,BALF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有助于病原学的精准诊断与治疗。
4.RICU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可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SALIH W,SCHEMBRI S,CHALMERS J D.Simplification of the IDSA/ATS criteria for severe CAP using metaanalysis and observational data[J].Eur Respir J,2014,43(3):842-85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4):253-279.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34):2650-2656.
[4]汤蕊,文昭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治疗中需警惕感染[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7,11(3):228-231.
[5]SINGER M,DEUTSCHMAN C S,SEYMOUR C W,et al.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Sepsis-3)[J].JAMA,2016,315(8):801-810.
[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6):557-581.
[7]俞森洋.机械通气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知识来源
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