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神经>>正文内容
神经

女40岁,因3天前头外伤后心悸、胸闷、恶心就诊

来源:    时间:2016年06月06日    点击数:    5星

患者,女性,40岁,因3天前头外伤后心悸、胸闷、恶心,于2008年9月25日11:20到笔者医院急诊科就诊。

2008年9月22日20:00患者右侧头部及眼部拳击伤,头痛、头晕,无昏迷,就诊于外院,经头颅CT(门诊及住院共2次)诊断为右眼眶内侧壁骨折,内直肌挫伤,右筛窦内渗出。并行心电图检查(图63‐1)。诊断为脑外伤后神经反应,软组织损伤,窦性心动过速,早复极综合征。收住院后,查CK‐MB 27ng/ml(该院参考范围0~16ng/ml)、CK、TnI均正常。收住院后,患者症状仍较明显,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未发现心功能异常和室壁节段运动异常。夜间1:00、3:00复查心电图2次,其中3:00心电图见图63‐2。9月24日1:00复查心肌梗死三项示TnI 2.62ng/ml(该院参考范围0~1.68ng/ml),CK、CK‐MB正常;电解质正常。拟诊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9月24日9:27复查心电图见图63‐3,患者症状已有所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来笔者医院。

图63‐1 头外伤时检查心电图

图63‐2次日凌晨3 点复查心电图

图63‐2次日凌晨3 点复查心电图患者既往体健,无阳性家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笔者医院急诊查体:中年女性,一般情况可,神清语利,右侧额部、眶周瘀斑,BP 133/77mmHg,HR 76次/分,SpO2100%(未吸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复查头颅CT,未见异常,并经神经外科、眼科会诊,均无新增诊断和处置。复查血常规、急诊8项(含电解质、肾功能、血糖)、DIC全项、心肌梗死三项,结果均处于正常范围,复查心电图见图63‐4。
 

图63‐4 笔者医院入院时复查心电图

【分析】
该患者为中年女性,既往体健,头部外伤史明确,现因头外伤后心悸、胸闷、恶心进一步就诊。病例特点:①心悸、胸闷、恶心等症状出现于头部外伤以后;②心肌标记物一过性升高;③电解质正常;④超声心动图未发现心功能异常和室壁节段运动异常;⑤多次查心电图可见异常改变:图63‐1除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外,可见多个导联出现J波(QRS波群终末部、ST段起始前),ST段弓背向下型或水平型抬高,以胸部导联明显;图63‐2类似,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图63‐3,窦性心律,J波几乎消失,ST段回到基线,T波宽大倒置,类似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心电图T波改变;图63‐4,窦性心律,T波的宽度、倒置程度都有所改善。综上分析,内科诊断为脑心综合征。

患者不同意留观和输液,嘱其定期复查心电图。1周后电话随访,患者已无任何不适,但未复查心电图。

【讨论】

一、定义

广义的脑心综合征,指因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颅内高压等脑部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伤。主要表现为:①各种心律失常;②心肌缺血性改变;③心脏传导阻滞;④左心室高电压。患者常无主观症状,也可表现为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当脑病好转后异常心电图随之恢复,加重时又可出现异常。脑心综合征多在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出现,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随着病情的改善,心脏受损的表现亦随之改善,从而证实心脏损害是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并发症。脑心综合征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致死因素之一。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二、发生机制

脑心综合征的主要发生机制为: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对心脏有直接调控作用,脑部疾病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对心脏的控制与调节会发生紊乱,容易出现继发性心脏损伤及心电图变化。脑梗死后,自主神经总活性及副交感神经活性均降低,右半球梗死后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更明显。脑出血常有颅内压增高,颞叶沟回或延髓心血管中枢受压,从而影响对心脏的调节。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血性脑脊液及炎症介质刺激脑边缘叶,通过神经纤维联系,刺激下丘脑‐延髓心血管中枢。②神经内分泌机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尸体解剖发现,心肌细胞灶性溶解、肌原纤维变性、散在点状出血,是围绕心内神经末梢分布而不是围绕血管分布,此改变与静脉滴注儿茶酚胺引起的心肌改变极其相似。血中肾上腺素水平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成正比,GCS评分越低,血中的肾上腺素水平越高。颅脑损伤还引起内皮素(ET)、氧自由基、血栓素A2、前列腺素F2、内源性阿片肽、神经肽Y的增高。

其他机制包括:①脑血管病后凝血酶增加,继发凝血‐抗凝‐纤溶状态失调,血液高凝状态,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导致心肌损伤,心电生理紊乱,酶谱增高。②颅内压增高,可致心内膜下出血、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升高等。③脑卒中早期常伴有血糖升高,血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降低,也可导致心肌损害、心电图异常。④脑卒中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缺氧、呕吐或进食障碍以及脱水,血容量不足、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均可引起心肌损害,心电图异常。

三、临床表现

1﹒发生率

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3.5%~98%,其中脑梗死为25.86%~73%,脑出血为55.7%~90%,蛛网膜下腔出血为73.4%~94.7%,各家报道差别较大,原因可能是研究者选用的脑心综合征诊断标准和入选标准不同。其发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病变的性质: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②病变部位与范围:呈“同心圆”性改变,即脑卒中病变越靠近脑中线附近的丘脑与基底节部位,累及范围越广,其心电图改变就越普遍和越明显;③年龄:有报道称70岁以上并发脑心综合征者占67.8%,<60岁者占14.6%,60~70岁者占46.1%;④病情严重程度:昏迷、病情危重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者,合并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也明显升高;⑤合并疾病:既往有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病史者,合并电解质紊乱者、血糖水平较高者,其发病率要高于无相应病史者。

2﹒发生时间

卒中发病后12小时至2天出现心电图异常者占80%~90%,亦有在发病10~20天后才出现。心电图改变在卒中后1周内发生率为87.5%,这与急性脑血管病的脑水肿高峰期有关。心律失常及传导异常恢复较快,而复极异常可持续较长。约80%随原发病好转,于卒中后2~7日内心电图恢复正常,可持续1~2周,或长至4周,但若持续1周以上应注意排查心源性病因的可能。某些心电图异常迅速出现,迅速消失,一般认为是神经机制所致。

3﹒心电图表现

年龄越大、神经功能缺损越重的患者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昏迷者高于清醒者,血糖高者高于血糖正常者。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异常率比缺血性脑血管病高,程度亦较显著。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电图异常又较脑出血多见和显著,据称可达98%(1990年Hachinski)。出血破入脑室或脑干受压时,心电图改变明显。部分可出现P波高尖(可>2.5mm),并随T波增高而增高。颞、顶叶出血和枕叶出血易出现ST段、T波改变,额叶出血常有QT间期延长。小脑扁桃体受累可有类似AMI的心电图表现,出现异常Q波,且心电图变化迅速。颅底动脉环受到疾病影响时,亦易引起心电图改变。

脑源性心律失常呈多样性,其中最典型的改变为:①大而直立或深而倒置的T波。②弓背向上或水平向上的ST段抬高。心电图有异常Q波和(或)ST段改变者,应特别注意与AMI(包括NSTEMI)鉴别。

假性AMI:如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酷似AMI的ST段改变,但心肌酶谱正常,且心电图改变随着急性脑血管病症状改善也恢复正常,称为假性AMI。随着机体应激状态及临床症状的缓解,心电图可逐渐恢复正常。

4﹒心肌酶谱的改变

心肌酶谱异常改变可占50.0%,于病后72小时之内最为明显,一般在发病1周后恢复正常。心肌肌钙蛋白也可发生改变。随着机体应激状态及临床症状的缓解,心肌酶均可逐渐恢复正常。有报道称急性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达63.3%。

四、治疗

对急性脑部病变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重症及老年患者,心脏方面的症状不典型,易致误诊和漏诊;若患者伴有失语、表达困难,易延误病情。因此,脑血管病患者应注意监测心电图和心肌标记物的动态改变,以便及时发现心脏损伤,及时治疗。

目前对脑心综合征仍无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多是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其发生,保护心脏功能。

①在治疗脑部病变时,要注意保护心脏,控制液体入量或减慢输液速度,鼓励口服用药及补充营养,昏迷及吞咽困难者应插胃管。避免或慎用可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如甘露醇会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病、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可用呋塞米。②部分患者的心律失常可随原发病好转而恢复正常,不需特殊治疗。严重心律失常者,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脑心综合征的心律失常无效,用钾盐和β受体阻滞剂有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③纠正电解质紊乱。④有心力衰竭者可用强心剂。⑤如果心肌酶明显升高,应用保护心肌细胞的药物,如1‐6‐二磷酸果糖。

五、预后

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患者一般预后差,有文献报道脑心综合征死亡率高达66.7%,死亡原因以心功能衰竭及心律失常为主。

【小结】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心电图、心肌标记物改变,在诊断和治疗上既要严密观察,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也要注意与冠心病并存的可能,防止因一种疾病的掩盖而出现漏诊的情况,以免延误患者病情。

来源:《急诊科疑难病例分析》
作者:朱继红 周倩云
页码:187-189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