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神经>>正文内容
神经

女40岁,四肢麻木、无力2个月余入院

来源:    时间:2016年08月30日    点击数:    5星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0岁,北京市干部。因“四肢麻木、无力2个月余”于1995年7月18日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1995年5月无明显原因发热,体温约38.5℃,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2周后出现四肢麻木、无力,无明显疼痛,于外院就诊,诊断为“周围神经病变”,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1995年7月又出现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尿失禁。发病前无毒物接触史,无特殊药物服用史,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无糖尿病史。

个人史:无烟酒嗜好。

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内科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双侧面神经麻痹、双侧软腭活动差,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3级,四肢近端无力重于远端,腱反射均低,T3以下痛觉减退,双侧Babinski征(−)。

【入院诊断】

四肢麻木、无力待查

【入院后辅助检查】
腰穿:脑脊液压力、常规及生化均正常。脑和脊髓MRI未见异常。脑干、视觉及体感诱发电位均正常。肌电图:右三角肌、右第一骨间肌、右股内侧肌、右胫前肌显示神经源性损害,神经传导速度显示左正中神经、双胫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

【蒋景文教授首次查房】
(1995年7月21日)

病史特点:中年女性,亚急性起病,病前有感染史,主要表现四肢麻木、无力,逐渐发展,随后又出现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及尿失禁。查体:双侧面神经麻痹,双侧软腭活动度差,四肢无力,近端重于远端,T3以下感觉减退,双侧病理征(−)。

定位诊断:根据四肢无力、腱反射减低,近端重于远端,定位于多神经根病变,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害,支持上述分析;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提示左正中神经、双胫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说明还存在周围神经损害。双侧面神经麻痹以及双侧软腭活动度差,构音和吞咽困难,定位于多脑神经损害。T3以下感觉水平以及尿失禁,说明胸段脊髓受损。

定性诊断:根据亚急性起病,病前有感染史,起病后症状进行性发展,考虑免疫介导的脱髓鞘病变可能性大。

1.起病特点及病变累及多脑神经、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变,均符合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但此病不应有脊髓受累。

2.急性脊髓炎可出现显著的感觉水平和尿便失禁,但起病和病情进展应更快,多在数天内达高峰,而本病例在2个月内逐渐进展,相对缓和了一些。另外,急性脊髓炎也不应该有如此明显的多神经根受累表现。

3.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也是免疫介导的神经系统疾病,可累及神经系统多个部位,也可累及周围神经,但以多神经根受累为主要表现者,不典型,而且本例影像学未见明显脱髓鞘性改变,各项诱发电位亦未见异常,证据不足。

建议进一步查血清梅毒学方面检查,排除神经系统梅毒感染。排除梅毒后可试用激素治疗。

【进一步诊治】
1995年7月27日查血清梅毒试验USR(−)。7月28日开始给予泼尼松100mg/d,逐渐减量,持续治疗2个月,病情无好转。


【蒋景文教授再次查房】
(1995年9月29日)

目前病程已4个月,症状仍在进展,激素治疗无好转,不支持GBS或MS的诊断。临床表现以多脑神经、多神经根受累为主,还有脊髓损害表现,说明神经系统损害比较广泛。血清梅毒试验(−),还应考虑神经莱姆病可能,此病系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BB)感染所致,好发于林区,多有蜱叮咬史,病程早期可有皮肤游走性红斑,应仔细询问病史,查血清和脑脊液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此病对大剂量青霉素疗效较好。

【进一步诊治】
详细询问病史,患者系北京市干部,无林区生活史,病前曾参加单位旅游,到过草原,无明显被蜱叮咬史,也未曾出现过皮肤红斑。1995年9月底查血清和脑脊液抗BB IgG均为1∶64(≥1∶64为阳性),予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3.2g/d,治疗2周,病情无好转。1995年11月复查血清抗BB IgG为1∶128。1996年1月患者出现严重的胸、尾骨疼痛,四肢关节疼痛及腹部束带感,此时,查血清及脑脊液抗BB IgG均为1∶256,较前升高。

【蒋景文教授第三次查房】
(1996年1月12日)

关于诊断问题:①GBS:也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可有感染史,病变同样也以多神经根病变为主,与本例相符。但是GBS病程呈自限性,多数2周左右达高峰,之后逐渐好转,而本例病程长达半年以上,病情仍继续进展,不支持。再则,80%GBS腰穿可见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本例也不符合。②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疾病,累及神经系统时主要表现也是多神经根病变、脊髓和脑膜病变,病程中感觉症状特别是根性疼痛也可以很突出,均与神经莱姆病相似,但本例梅毒血清学检查为阴性,也不支持。

本例患者入院后多次查血清和脑脊液伯氏疏螺旋体抗体均为阳性,且抗体滴度逐渐增高,诊断应考虑神经系统莱姆病,可给予头孢曲松治疗。

【治疗】
1996年1月13日予以头孢曲松2.0g/d,治疗3周,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直至消失,面神经麻痹恢复正常,胸部感觉水平由T3下降至T8,四肢肌力恢复至5级,尿失禁消失。1996年2月初复查血清及脑脊液抗BB IgG均下降至1∶64。

【最终诊断】
神经系统莱姆病(Lyme disease of nervous system)

【讨论】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B)感染导致的多系统疾病,主要表现在皮肤、神经、心血管、关节和眼部,尤以神经系统损害复杂多样。莱姆病神经系统损害的最早报道见于1922年,Garin等报道了1例被蜱叮咬后出现环形红斑,随后发生了脑膜神经病变。在欧洲本病也被称为Bannwarth综合征。1975年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暴发关节炎,经调查证实与蜱叮咬和环形红斑有关,命名为莱姆病。1982年Burgdorfer从蜱中分离出螺旋体,确定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以后又证实欧洲的Bannwarth综合征的病原体与此相同。我国1985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海林县发现本病,之后陆续在我国其他地区亦有病例报道。

莱姆病是一种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蜱媒传染病,蜱媒叮咬吸血时可将伯氏疏螺旋体注入人体,使病原体随血液侵入器官,引起多系统损害。

由于蜱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因此莱姆病多发生于牧区和林区,夏秋季高发。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5~15岁和40~60岁;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轻症者可毫无症状,伴有或不伴有典型的皮肤移动性红斑,重症者可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心脏和关节病变。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三期。第一期:为疾病早期,也是局部感染期,四肢近端及躯干部出现特征性的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 chronicum migrans,ECM),为淡红色圆形红斑,逐渐扩展成中央较淡边缘鲜红,散在持续2~3周,可自行消失,同时可伴发热、头痛、肌肉痛等全身症状。第二期:为播散期,主要累及心脏和神经系统。心脏病变可表现为心肌炎、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第三期:为持续感染期,也是晚期播散期,数周到数年之后发生。

在各器官损害中,神经系统损害最常见,多在ECM后数周内发生,发生率为30%~50%,主要见于疾病的中期,但早期及晚期亦可见,也最复杂多样,神经系统最常见表现为脑膜炎、脑神经炎和神经根神经炎,呈三联征,当然,也可单独出现。

脑膜炎、脑炎和脑膜脑炎:可作为莱姆病的首发表现,可有严重的头痛,颈部强直,精神和认知功能障碍,有时也可表现脑膜刺激征较轻,脑脊液淋巴细胞及蛋白增高。脑炎表现复杂多样,在第二期发生者症状较轻,第三期发生者常常类似于脱髓鞘性脑病或多发性硬化,也可出现痴呆,舞蹈病或精神障碍等临床表现。

脑神经炎:面神经麻痹最常见,尤其是双侧面神经麻痹或反复发生的面神经麻痹应高度警惕本病,其他还可累及第Ⅱ、Ⅲ、Ⅳ、Ⅴ、Ⅵ、Ⅷ、Ⅸ、Ⅹ对脑神经。面神经麻痹发生率可达40%~50%,其中双侧受累者占1/3。本例患者也出现了双侧面神经麻痹,多数患者此时查脑脊液细胞数增高。应注意在面神经麻痹的初期,血清病原学检查可为阴性,3~4周后可获阳性结果。病程7天~7个月,平均8周。多数患者恢复较好,约20%遗留后遗症。本例患者病初多脑神经同时受损,累及双侧面神经及后组脑神经,经治疗恢复正常。

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为30%~50%,见于疾病的后期,表现为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和多发性单神经炎。其中以痛性神经根病变最常见,疼痛往往是突出的症状。早期常见感觉异常或感觉减退,根痛等感觉症状突出,而运动损害相对轻微。检查可见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也有部分患者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而仅于电生理检查时提示运动神经损害。因此,电生理检查对于莱姆病的神经系统病变诊断十分重要,在诊断和观察疗效方面均可提供客观证据。电生理最常见的异常是斑片状轴索性神经病变,多影响远端轴索,表现为终末远端潜伏期延长,感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经抗生素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电生理异常也可相应改善。本例曾有严重的根痛,多神经根受累,双下肢肌力差,治疗后根痛消失,肌力改善,但腱反射无明显变化。

脊髓炎:相对少见,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截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二便障碍及病理征阳性。脑脊液正常或淋巴细胞轻度增高,脊髓MRI通常正常。本例早期出现尿失禁,T3以下感觉减退,提示脊髓损害,但脊髓MRI排除了脊髓占位等病变,经抗生素治疗后,尿失禁恢复正常,感觉水平下降至T8。

莱姆病的诊断需结合病史、流行病学证据及典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实验室检测手段包括:病原体的分离和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ECM皮肤活检是分离伯氏疏螺旋体的理想材料,PCR检测也可提供确诊依据。由于上述方法存在局限性(如标本的采集、需要专业化设备和技术以及耗时长等),很难作为临床一线的常规实验室检查方法,因此,血清学检测特异性抗体是最主要的临床诊断依据,但应注意:①在病程早期抗体滴度较低或呈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本病;②特异性抗体即便在成功治疗后仍可持续存在数月甚至数年,不能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③血清学检测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如梅毒感染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可表现为假阳性,对于任何可疑阳性结果应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复测,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在多数欧洲国家要求采用两步法,即首先用ELISA法,再用Western blot复测。所以,任何单一的血清诊断试验都不能明确诊断该病,只有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并结合流行病学证据及临床表现方可做出诊断。对于神经系统莱姆病,应同时采集脑脊液和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

确诊莱姆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从人体皮肤、血液、脏器和组织中培养出伯氏疏螺旋体,血清特异性抗BB抗体滴度≥1∶64。

(2)流行区:典型的ECM和血清抗BB特异性抗体滴度≥1∶256及一个或一个以上器官受累。

(3)非流行区,下述条件符合其中至少一条:①ECM及抗BB抗体≥1∶256;②ECM、一个或一个以上器官受累;③抗BB抗体≥1∶256及一个或一个以上器官受累。本例患者有多脑神经损害、多神经根病变及脊髓病变,抗BB抗体≥1∶256,经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可确诊。

由于神经系统莱姆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在疾病早期容易忽视、误诊,特别是在非流行区,然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临床工作中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到过流行区,有无蜱咬、ECM、面神经麻痹及关节炎等病史,对于神经系统损害广泛,特别是脑膜炎、脑神经炎、神经根神经炎三联征或症状难以用常见的单一神经系统疾病解释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积极开展相关检查,以利早期明确诊断。

本例早期诊治过程走了一段弯路,当患者来自非流行区,也无典型的蜱叮咬史及环形红斑等症状,不容易想到莱姆病。总结本例诊治过程得到以下启示:

(1)当神经系统损害部位及表现形式多样,特别是同时出现脑膜炎、多神经根病变,合并脊髓病变,难以单一疾病解释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只要考虑到本病,及时查血清和脑脊液伯氏疏螺旋体抗体诊断则不再困难。

(2)面神经麻痹在莱姆病中发生率很高,临床遇到不明原因的面瘫、特别是双侧面瘫或复发性面瘫者,应警惕本病。

(3)神经系统梅毒近年有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与莱姆病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莱姆病是多系统、多脏器损害性疾病,治疗应根据病理和临床类型应用抗生素、针灸、对症和支持治疗。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土霉素、头孢呋辛等均可作为一线药物治疗单纯性ECM。对于神经系统莱姆病,欧洲神经学会联盟(EFNS)指南推荐:对于莱姆病所致的早期脑膜炎、脑神经炎、神经根炎以及周围神经炎采用口服多西环素,其疗效与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的疗效相当;对于脑炎、脊髓炎和血管炎采用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早期患者治疗2周,晚期患者则需持续应用3周。而美国皮肤病学会的治疗建议则是:早期、无并发症者采用口服抗生素,而对神经莱姆病,则需静脉用药。对于是否应采用长期、无限制的或多种抗生素联用治疗症状顽固的难治性病例,目前尚无指南性治疗建议。

来源:《神经系统疑难病例诊断剖析》
参编:刘银红
页码:187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