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神经>>正文内容
神经

男37岁,双侧马蹄足术后约26年,上楼及举物困难2年入院

来源:    时间:2016年09月09日    点击数:    5星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7岁。因“双侧马蹄足术后约26年,上楼及举物困难2年”于2008年11月3日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26年前因双侧马蹄内翻足在积水潭医院行手术矫治,据患者回忆术前有足下垂、内翻,无明显运动障碍,术后生活学习不受影响,在校期间体育成绩属中等偏下,余无明显不适。2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四肢力弱,以上楼及举物时明显,症状逐渐加重。3个月前搬重物时觉双上肢无力,蹲下后站起困难,双手精细动作不灵活。无肢体麻木及疼痛,无头痛及头晕,无意识障碍、言语不清和大小便障碍等。发病后进食尚可,体重无变化。

既往史:无糖尿病史,无毒物接触史、无特殊药物服用史,饮少量白酒,每天50~100g。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

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脑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4+级,四肢肌肉普遍性肌萎缩,肌张力稍减低,四肢腱反射加强法未引出,双侧病理征(−)。双膝关节以下痛觉及音叉振动觉减退,关节位置觉基本正常。共济运动正常,Romberg征(+)。双侧桡神经和尺神经有增粗,双足呈弓形足畸形。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EMG):右侧第一骨间肌和右侧胫前肌均可见中量的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明显延长(分别为17.3毫秒和17.8毫秒),波幅明显增高(分别为2661μV和1119μV),强收缩时均呈单纯相,峰值电压分别为6mV和4mV,提示神经源性损害。

左、右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分别为10.5m/s、12.8m/s(>50m/s),远端潜伏期分别为9.7毫秒、10.8毫秒(<4.0毫秒),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分别为0.8mV、1.9mV(> 5mV);左、右尺神经MCV分别为14.6m/s、12.8m/s(> 55m/s),远端潜伏期均为7.1毫秒(< 3.5毫秒),CMAP波幅分别为2.3mV、1.9mV(> 5mV);左、右腓总神经的MCV分别为19.0m/s和11.8m/s(> 45m/s),远端潜伏期分别为9.7毫秒、11.7毫秒(< 6.0毫秒),CMAP波幅均为0.01mV(> 5mV);左、右胫神经MCV分别为13.4m/s和10.6m/s(> 45m/s),远端潜伏期分别为12.5毫秒、9.8毫秒(< 6.0毫秒),CMAP波幅分别为1.2mV和0.1mV(> 5mV)。左右正中和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分别为19.8m/s、21.4m/s、20.0m/s和20.2m/s(> 45m/s),左右胫神经SCV分别为15.1m/s和14.9m/s(> 34m/s)。

上述结果提示:多条神经MCV和SCV明显减慢,波幅明显减低,且多条神经有传导阻滞,符合周围神经病变。

【入院诊断】
多发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原因待查

腓骨肌萎缩症?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入院后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正常。血沉、ASO、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均正常。感染三项(HCV-AB、HIV-AB、TPAB)及乙肝两对半均阴性。血糖、血肌酶谱、肝肾功能均正常。血肿瘤标志物正常范围,自身抗体全套阴性,甲状腺功能正常。胸片、腹部B超均未见异常。

【蒋景文教授初次查房】

(2008年11月7日)

病史特点:①中青年男性,慢性病程,逐渐加重。②幼年有马蹄足病史,曾行矫形手术,之后生活基本正常。近2年出现四肢无力,近端明显。无药物、毒物摄入以及酗酒病史,无家族史。③查体:四肢肌肉普遍性肌萎缩,肌力减退,近端明显,腱反射加强法未引出,双下肢远端感觉减退。双侧桡神经和尺神经有增粗,有弓形足畸形。④电生理检查:多条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波幅明显减低,且多条神经有传导阻滞,符合周围神经病变。

定位诊断:周围神经

定性诊断: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

病情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明确,但具体是遗传性还是获得性的尚不能确定。患者幼年有马蹄足病史,曾行矫形手术,目前查体有弓形足畸形,符合遗传性特点。但患者无家族史,入院前2年才出现明显的四肢无力,病史较短,不太支持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也可能是以前病情很轻,患者未在意。在获得性周围神经病中,要考虑CIDP的可能。

下一步检查:①腰穿;②腓肠神经活检。

【进一步检查】
腰穿:脑脊液(CSF)压力130cmH2O,无色透明,WBC 2/mm3,RBC 6/mm3,Pandy试验(+),蛋白1164mg/L(150~450mg/L),糖和氯化物正常。

左腓肠神经活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衣的结缔组织中小血管结构正常,其周围无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也无刚果红阳性沉积物。神经束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重度脱失,可以见到大量有髓神经纤维周围出现洋葱球样结构,可见个别小有髓神经纤维成簇排列现象。神经内衣结缔组织轻度增生,未见水肿和单核细胞浸润。病理诊断:慢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理改变(见文末彩图42-1)。

图42-1 左腓肠神经活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A)HE染色可见神经束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重度脱失,仅保留部分中等直径的有髓神经纤维。神经外衣的结缔组织中小血管结构正常,小血管周围无炎细胞浸润。神经束衣和神经内衣未见单核细胞浸润。(B)甲苯胺蓝染色可见大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重度脱失"

【蒋景文教授再次查房】
(2011年11月21日)

①腓肠神经活检结果支持腓骨肌萎缩症的诊断,类似的病理改变多出现在CMT1型患者中;而脑脊液蛋白升高,又支持CIDP的诊断。CMT以周围神经受累为主,神经根一般不受累,蛋白多数正常。应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②CMT是遗传性疾病,目前无有效治疗;而CIDP是可治性疾病。此患者可试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剂量为1mg/(kg•d),连续用4周左右开始减量,观察疗效。

【进一步诊治】
2008年11月21日给予泼尼松60mg/d,连续治疗4周,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之后逐渐减量,3个月时停用泼尼松。

2008年11月取外周血送基因检测,2009年2月结果回报:17p11.2-12区域PMP22基因有重复突变。

【随访】
2012年12月(出院4年后)随诊,病情非常缓慢加重,上肢力弱较出院时明显,下肢力弱基本同出院时,能行走,生活能自理。

【最终诊断】
腓骨肌萎缩症1A型(Charcot-Marie-Tooth 1A,CMT1A)

【讨论】

腓骨肌萎缩症(CMT),又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HMSN),是一组具有高度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的疾病,其典型表现是青年期起病,缓慢进展的肌萎缩、肌无力以及感觉丧失,通常以下肢远端受累为主,双下肢呈“鹤腿”或倒立的香槟酒瓶状。此病最早在1886年由Charcot、Marie和Tooth三位医师首先报道,病名也由此而来。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患病率约为1/2500。

人类对CMT的认识过程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是从1886年到1991年,通过周围神经电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研究,依据上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正中或尺神经),Harding等(1980年)将CMT主要分为2型。CMT1:脱髓鞘型,MCV <38m/s;CMT2:轴索型,MCV> 38m/s。这一分类仍是现代诊断的基础。

第2阶段是从1991年至今。1991年,人类首次发现17号染色体上包含外周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22,PMP22)基因在内1.5Mb的重复突变为CMT1A的病因,标志着CMT的首个病变基因PMP22被定位。1991年之后,人类对CMT的认识进入到快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阶段,目前至少有40个CMT的致病基因被定位,使得70%的CMT患者能够得到准确的基因诊断。

尽管CMT的许多致病基因被发现,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为方便临床诊断和治疗,目前多采用传统的神经电生理分类、遗传方式和致病基因三者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MT依据其电生理学改变分为CMT1(脱髓鞘型)和CMT2(轴索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MT被命名为CMT4,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CMT被命名为CMTX。CMT3是指儿童期早年起病,髓鞘严重受损的一组周围神经病,也称为先天性低髓鞘性神经病,或Dejerine-Sottas diseases。近几年又发现一些中间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MT病例,其正中神经或尺神经MCV介于25~45m/s之间,因此被命名为中间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MT(dominant intermediate CMT,DI-CMT)。
随着CMT致病基因的不断被克隆,在上述每种类型中,再根据具体的致病基因分为若干亚型。如根据致病基因位点的不同,CMT1又可进一步分为6个亚型,即CMT1A、CMT1B、CMT1C、CMT1D、CMT1E和CMT1F,其中CMT1A型最常见,占所有CMT1的70%~80%,由染色体17p11.2的PMP22基因重复突变引起。CMT1B占CMT1的5%~10%,由位于染色体1q22的髓鞘P0蛋白(myelin P0 protein,MPZ)基因突变引起,编码髓鞘P0蛋白。CMT1C、CMT1D、CMT1E和CMT1F分别是由肿瘤坏死因子α脂多糖诱导因子(LITAF)、早期生长应答蛋白2(EGR2)基因突变、PMP22基因点突变和神经丝轻链多肽(NEFL)基因突变引起,这几型在临床上相对少见。

同样,CMT2可进一步分为12个亚型,即CMT 2A~N。CMT4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进一步分为11个亚型,即CMT4A、CMT4B1、CMT4B2、CMT4C、CMT4D、CMT4E、CMT4F、CMT4G、CMT4H、CMT4J和CCFDN。DI-CMT依据致病基因位点的不同再分为4个亚型,即DI-CMT A~D。CMTX有5种亚型,其中CMTX1呈显性遗传,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位于Xq13.1位点的间隙连接蛋白B1(GJB1)基因突变所致,GJB1基因的表达产物为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32(Cx32);其他4型CMTX2、CMTX3、CMTX4和CMTX5均为隐性遗传。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CMT新的致病基因还在不断被发现。

临床上诊断CMT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确定是否为遗传性CMT,有家族史的患者这一点很容易明确;但无家族史的患者,诊断则比较困难,有以下特点更倾向遗传性神经病的诊断:婴儿期起病、长期缓慢进展的病程、存在足部畸形、在成人尽管有明确的感觉受累但缺乏感觉症状等。散发性病例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多数是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突变所致,少数是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突变产生。

(2)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和遗传特征进行临床分型。

(3)选择恰当的基因诊断流程筛选致病基因,明确基因诊断。在临床分型之后,根据临床上各致病基因发生率的多少,对各种可能的致病基因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以CMT1型为例,由于PMP22基因重复突变是CMT1型最常见的原因,因此基因检测首先从检测PMP22基因重复突变着手,一旦此种重复突变被排除之后,在散发性病例或无男传男现象家族中,应检测GJB1基因的点突变,之后再检测MPZ基因,如果GBJ1和MPZ基因都无异常,接下来就检测PMP22的点突变,当以上检测均为阴性时,再寻找发生率较低的EGR2、NEFL和LITAF等基因突变。

CMT1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患者通常出现典型CMT的临床表现,即在20岁之前出现下肢远端肌萎缩和无力,感觉缺失,腱反射普遍减低或消失,跟腱反射最早受累,多数有足部畸形(如弓形足),症状往往双侧对称,有些患者可出现深感觉障碍和感觉性共济失调。确定具体的起病时间有时比较困难,因为很多早期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如运动能力差、跑步慢、动作笨拙以及穿鞋不合适等。典型的CMT是长度依赖性的,通常上肢受累晚于下肢,有时仅在查体时发现上肢无力。患者日常生活很少需要轮椅,寿命一般不受影响。正中神经和尺神经MCV低于38m/s,感觉神经电位减低或引不出。神经活检显示为有髓神经髓鞘脱失和髓鞘再生形成洋葱球样结构。

本例患者从表面上来看,主诉症状只有2年,又没有家族史,很容易想到是获得性神经病,但是患者在少年时代,曾因足部畸形行矫形手术,查体有弓形足,体育成绩中下,因此不能排除遗传性神经病的可能。研究发现CMT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即使基因突变相同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差异也很大,有些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此例患者的电生理检查和神经活检结果都支持CMT1型的诊断。在接下来的基因诊断中,患者首先进行了17p11.2-12区域PMP22基因重复突变的检测,其结果为阳性,本例最终诊断为CMT1A。

在本例的诊断中,曾因患者病情进展相对较快、肢体近端无力相对明显以及脑脊液蛋白升高等表现而怀疑过CIDP,但是患者无感觉症状、神经活检中未见炎细胞浸润以及激素治疗无效等特点否定了CIDP的诊断。Ginsberg等曾报道过8例CMT和CIDP合并存在的患者,其中7例有明显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感觉症状,8例神经活检均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8例中使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的5例均有不同程度好转。Pareyson等曾报道1例CMT1A患者脑脊液蛋白显著升高,腰椎MRI显示腰骶神经根的肥大、增粗,而腓肠神经活检并没有发现炎症的证据,因此作者认为CMT1A当腰骶神经根肥大时可以出现脑脊液蛋白的升高。本例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但未行腰椎MRI检查,不除外腰骶神经根肥大的可能。总之,我们倾向于本例是非典型性CMT,并非是CMT合并CIDP。

CMT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很多临床表现相似的患者由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仅根据临床表现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基因亚型分类。因此,在CMT的临床诊断中,应该强调基因诊断的重要性,以致病基因为基础的亚型分类会为将来CMT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中神经活检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完成,特致感谢!)


来源:《神经系统疑难病例诊断剖析》
参编:刘银红
页码:210-215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