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7岁,间断四肢痛性痉挛发作、双手活动不灵伴右手无力2年余就诊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7岁。因“间断四肢痛性痉挛发作、双手活动不灵伴右手无力2年余”于2006年7月15日来北京医院门诊。
现病史:患者于2004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间断痛性痉挛发作,双手活动不灵、发抖,同时感右手无力、右肩部感肌肉跳动,2006年之后右手无力逐渐加重,写字、拿东西时右手抖动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发病后无肢体疼痛麻木、无吞咽讲话困难、无大小便障碍。
既往史:有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病前无感染史,无特殊药物服用史,无毒物接触史,无酗酒史。
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发病者。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脑神经未见异常。四肢未见肌肉萎缩,双上肢近端肌力正常,双手平伸时抖动明显,双侧手指背伸力弱,右侧明显,右手示指背伸不能,双上肢腱反射未引出,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减低,病理征(−)。深浅感觉无异常,共济运动正常。颈无抵抗,脑膜刺激征(−),Romberg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肌酶谱以及血沉均正常。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EMG)检查发现右侧第一骨间肌、右侧胫前肌均可见中量的纤颤、正锐波等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波幅增加,右侧第一骨间肌强收缩呈混合相,峰值电压为4mV,右侧胫前肌强收缩呈单纯相,峰值电压最高达20mV。
左、右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分别为8.7m/s、29.3m/s(> 50m/s),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分别为1.4mV、3.5mV(> 5mV);左、右尺神经MCV分别为17.3m/s、50.9m/s(>55m/s),CMAP波幅分别为2.6mV、7.4mV(>5mV);右腓总和胫神经MCV分别为39.5m/s、40.3m/s(>45m/s),CMAP波幅分别为4.7mV、3.8mV(>5mV),上述神经的远端潜伏期均正常。
近端刺激与远端刺激相比,左、右正中神经CMAP波幅下降分别为92%和65%,左、右尺神经波幅下降分别为59%和64%,右腓总和胫神经波幅下降分别为47%和85%,即上述所查神经有明显的运动传导阻滞(图43-1)。右腓总神经F波出现率为55%(>80%),传导速度为38.1m/s(> 45m/s)。双侧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均正常,右胫神经SCV趾-踝:28.8m/s(>34m/s),上述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减低。
上述结果提示:神经源性损害,符合周围神经病变,运动神经损害为主,有广泛的运动神经传导阻滞。
图43-1 左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测定显示肯定的传导阻滞
(近端刺激与远端刺激相比,CMAP波幅下降92%,面积下降94%)
【蒋景文教授初次会诊】
(2006年7月31日)
病史特点:①中年男性,隐袭起病,病情逐渐加重。②症状是四肢痛性痉挛发作、双手活动不灵,右手无力,查体见双手手指背伸力弱,右侧明显,说明其肌肉无力分布不对称,右上肢远端症状最重,肌肉萎缩不明显。无感觉症状和体征,无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无球部肌肉受累。③EMG:上下肢的肌肉都提示是神经源性损害,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波幅增高,时限增宽,强收缩时呈单纯相或混合相。NCV显示四肢MCV减慢,且多条神经有明显的传导阻滞(近端刺激与远端刺激相比,CMAP波幅下降>50%),上肢MCV减慢更明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基本正常,感觉电位波幅稍有减低。肌电图结果提示为周围神经损害,运动神经为主。
定位诊断:周围神经,以运动纤维为主
定性诊断: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MMN)可能
病情分析:此患者从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以及电生理所见都支持MMN的诊断。目前此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电生理检查,其中MCV检测时发现多条神经有肯定的运动传导阻滞非常重要,此患者肌电图结果符合上述特点,因此MMN的可能性较大。需要鉴别的疾病主要包括: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以及lewis-Sumner综合征。因为MMN是一种可治性疾病,此患者最好住院,行腰穿查脑脊液蛋白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入院诊断】
【入院诊断】
周围神经病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可能
患者于2006年7月31日~8月8日住院诊治。
【入院后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正常。血沉、ASO、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均正常。感染三项(HCV-AB、HIV-AB、TPAB)均阴性,乙肝两对半:HBsAb阳性,其余阴性。血CK、AST、LDH和HBDH均正常,血糖、肝肾功能正常。血肿瘤标志物全套正常范围,自身抗体全套阴性,血ANCA阴性。甲状腺功能正常。血清叶酸正常,维生素B12 > 2000pg/ml(240~900pg/ml)(曾服用维生素B12)。血清蛋白电泳:未见M单克隆蛋白成分,尿本周氏蛋白阴性。
胸部X线片、腹部B超均未见异常。
腰穿:脑脊液(CSF)压力180mmH2O,无色透明,常规生化正常。血寡克隆区带阳性,CSF寡克隆区带阴性。CSF的IgG鞘内合成率61.5mg/24h(<7mg/24h),IgG指数1.65(<0.7)。
【蒋景文教授再次查房
】(2006年8月3日)
①病史及各项的实验室检查排除了糖尿病性、感染性、中毒性、药物性、营养缺乏性和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副球蛋白血症伴发周围神经病的可能。②MND:病情进展较快,早期可表现为一侧上肢的肌无力和肌萎缩,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上运动神经元体征以及球部肌肉受累的表现,MCV多数正常或轻度减慢,不会出现传导阻滞。此患者病程2年多,症状主要在右上肢远端,MND的可能性不大。③此患者病情逐渐加重,病程中无缓解复发,临床表现左右不对称,无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正常,无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不支持CIDP的诊断。④Lewis-Sumner综合征,也有人认为它是CIDP的一种变异型。与MMN相比,Lewis-Sumner综合征常有显著的感觉受累,部分患者有神经病理性疼痛。此患者无感觉症状和体征,尽管SCV个别神经有轻度减慢、感觉电位波幅低,还应该诊断为MMN。应该注意的是,MMN、Lewis-Sumner综合征和CIDP之间在临床表现上可以有过渡或重叠。⑤MMN的治疗:目前研究认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是首选治疗,皮质类固醇和血浆交换无效,也可用环磷酰胺治疗。
【治疗】
2006年8月3日起给予免疫球蛋白0.4g/(kg•d)静脉点滴,连续使用5天,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双手活动恢复正常,右手肌力改善。
患者于2006年8月8日出院。
【随访】
2006年9月门诊复查NCV,所有神经MCV都较治疗前改善,但仍有明显的运动传导阻滞。自觉症状好转持续2个月余。
患者分别于2006年11月、2008年3月先后2次再住我科治疗,分别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和环磷酰胺静脉注射治疗,病情均有好转,停用后病情又有反复。
2012年3月第3次住院复查,临床表现为四肢间断性痛性痉挛发作、双手无力,右侧明显,查体双手肌力4级左右,右手背伸力弱,左手握拳力弱,右下肢轻度力弱,其余肢体肌力正常,无脑神经受累,无病理征,无感觉障碍。复查腰穿:CSF常规生化正常。血中GM1-IgM抗体滴度为强阳性(+++),而血中其他GM2、GM3、GD1a、GD1b、GT1b、GQ1b抗体均为阴性,CSF中GM1抗体为阴性。复查四肢NCV:除右尺神经外所有神经MCV明显减慢,且有明显的运动传导阻滞,SCV正常,感觉神经电位波幅减低。
【最终诊断】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MMN)
【讨论】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是一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远端无力,无感觉障碍,上肢受累较下肢更常见,其电生理特征是多灶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血中抗神经节苷脂GM1(ganglioside M1)抗体滴度常常升高。1986年,Roth等最早报道了1例无感觉受累的慢性非对称性远端运动神经病的患者,电生理检查在常见的嵌压部位以外有近端多灶性持续性传导阻滞。很快,其他作者也报道了类似的病例。1988年,Pestronk等第一次认识到这种疾病和抗GM1-IgM抗体之间的联系以及该病对免疫治疗有效,并首次使用了“可治性多灶性运动神经病”(treatable 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的名称。该病的可治性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之后对该病的认识不断增加,现多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病名。
MMN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患病率为(1~2)/10万人口。多数患者的发病年龄为20~50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6∶1。MMN的临床特征是慢性或阶梯性进展的、非对称性、按周围神经分布远端肌肉无力。上肢受累通常较下肢早且严重。5%~10%的患者可表现为近端肌肉无力。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腕下垂和握拳无力,肌肉萎缩在早期不明显。5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束颤和肌肉痉挛,偶有肌纤维颤搐。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无感觉症状。受累肌肉的腱反射通常减低或正常。脑神经受累少见,如果累及,主要影响舌下神经。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有四肢的痛性痉挛发作和双手的活动不灵活,初次来诊时病程2年余,右上肢远端症状重,无感觉受累,上述表现符合MMN的临床特点。
诊断MMN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是电生理检测,其特征性表现是持续性、多灶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onduction block,CB),感觉神经不受累。CB定义为近端刺激与远端刺激神经相比,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的波幅或面积明显下降。目前,国际上对于要求CMAP波幅或面积下降的具体幅度来确定存在CB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欧洲神经学会联盟/周围神经协会(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Peripheral Nerve Society,EFNS/PNS)和美国电诊断医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Electrodiagnostic Medicine,AAEM)都采用CMAP波幅或面积下降超过50%为肯定CB的标准,同时要求CMAP的波幅不低于正常值的20%。需要注意的是:CB也并非MMN所特有,在其他周围神经病如压迫性神经病、Guillain-Barre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以及CIDP等中也可以出现。MMN其他的电生理表现有远端潜伏期延长、F波延长或引不出,提示轻度脱髓鞘。本例患者MCV检测时除MCV明显减慢外,在上下肢多条神经有明显的CB,其CMAP的波幅下降均>50%,而感觉神经相对较好,因此从电生理上也支持MMN的诊断。
30%~80%的MMN患者抗GM1神经节苷脂IgM抗体阳性。与CB相类似,抗GM1抗体也并非MMN所特有,抗GM1抗体也可出现在5%~10%的MND和其他免疫介导性疾病如GBS、CIDP患者中,甚至在正常人也可以检测到,只是其抗体滴度明显低于MMN患者。因此,发现抗GM1-IgM抗体支持MMN的诊断,而抗体阴性不能除外MMN。此患者2006年住院时,因检验条件所限,未进行抗GM1抗体检测。2012年3月住院时,血中抗GM1-IgM抗体为强阳性,此结果支持MMN的诊断。
常规实验室检查多数正常。2/3的患者CK轻度升高。多数病例CSF有轻度的蛋白升高(达80mg/dl)而细胞数正常。
2006年EFNS/PNS提出了MMN的临床诊断标准,2010年EFNS/PNS的专家们又更新了上述标准,具体见表43-1。在提出上述诊断标准的同时,专家们对仅在感觉传导检测时有轻度异常的患者是否要排除MMN诊断的意见是不一致的。
表43-1 EFNS/PNS2010年MMN的临床诊断标准
临床上与MMN鉴别的疾病主要包括MND、CIDP和Lewis-Sumner综合征。①MND:两者鉴别非常重要,因为MND是一组进展较快、无有效治疗的疾病,在临床表现类似MND中寻找可治性MMN对患者的诊治来说非常有意义。MMN的肌肉无力呈多发性单神经样分布,它不是简单的不对称而是明确地按周围神经分布;MMN一般无球部症状,进展缓慢,早期严重的肌肉萎缩不常见。EMG检查中MND的自发电位更多、更广泛,包括在脊旁肌肌群中。发现CB和抗GM1抗体有助于诊断MMN。②CIDP:CIDP有感觉症状;肌肉无力呈对称性分布;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电生理显示运动和感觉神经均有显著的脱髓鞘改变;病程多为缓解复发型。③Lewis-Sumner综合征:也称为多灶性获得性脱髓鞘性感觉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acquired demyelinating sensory and motor neuropathy,MADSAM),目前多数疾病分类中把它作为CIDP的一种变异型。此综合征不同于MMN之处在于:临床和电生理上都有感觉受损的表现,部分患者有神经病理性疼痛,起病时可先影响下肢,而后发展到上肢;部分患者可有脑神经受累;抗GM1抗体阴性。有时两者鉴别非常困难,有病例报道发病时是纯运动型MMN,逐渐进展为多灶性感觉运动型Lewis-Sumner综合征,几年之后发展为弥漫性病变CIDP,因此有作者认为Lewis-Sumner综合征是MMN和CIDP之间的过渡型。
此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因为电生理检测发现有感觉神经电位波幅减低,以及个别神经的SCV轻度减慢,究竟诊断为MMN还是Lewis-Sumner综合征一直有争议。首次住院时诊断为MMN,中间曾怀疑过Lewis-Sumner综合征,最后一次入院(2012年3月),考虑到病史有以下特点:①病程8年,患者始终无感觉症状和体征;②临床表现一直不对称,右侧重于左侧;③脑脊液蛋白一直不高;④血中的抗GM1-IgM抗体滴度明显升高,最后还是诊断为MMN。
MMN的治疗首选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其疗效已通过4个大规模的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所证实。IVIG的用量为2g/kg体重,在连续2~5天内静脉输入。IVIG常常在1周内起效,但其疗效仅能维持几周,因此多数患者需要定期的IVIG输入以维持长期疗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和血浆置换不仅对绝大多数MMN无效,而且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临床症状的加重。既往的研究认为环磷酰胺大剂量静脉注射时有中等疗效,而在低剂量口服时不影响疾病进程,因其有明显的副作用,因此环磷酰胺目前只推荐用于IVIG无效的患者。其他的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或β-干扰素等治疗MMN的疗效目前都缺乏肯定的证据。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治疗MMN的效果尚无肯定的结论,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此患者2次使用IVIG和1次静脉注射环磷酰胺病情都有改善,但停药后症状又有反复,因此为患者寻找持续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MMN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总之,MMN是近20多年来新认识的一种可治性疾病,易被误诊为MND。在临床表现为不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的患者中,应该想到此病的可能性,在做电生理检测时注意查找运动传导阻滞,明确诊断后应给予积极的免疫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