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讨论:中国2013年癌症病例和死亡归因调查
癌症是中国的主要死亡原因,每年估计发生430万例新病例和280万例死亡病例。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转向高风险行为,未来几十年负担预计将进一步加重。2017年10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由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2013年中国生活方式因素和感染对癌症死亡和病例的影响。请看本期多学科讨论组临床药师各抒己见为您梳理本文看点——
背景:中国的癌症负担是较高的,并且预计会进一步增加。在计划预防癌症的措施中,癌症潜在的可调整的风险因素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研究人员采用来自全国代表性的调查和癌症注册库,评估了在中国曾经吸烟、吸二手烟、饮酒、水果/蔬菜摄入少、体重超标、缺乏运动和感染导致的癌症死亡和病例的数量和百分比。
方法:从中国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获得2013年的癌症死亡和病例的数量,从2002和2006年的《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与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获得有关最大暴露的数据。研究人员使用bootstrap模拟方法计算风险因素导致癌症死亡和病例的数量和百分比以及其相应的95%置信区间(CIs),允许数据的不确定性。
结果:大约718000例(95%CI,702100~732200)男性癌症死亡和283100例(278800~288800)女性癌症死亡被用于研究风险因素,占男性所有癌症死亡的52%和女性的35%。男性和女性中突发癌症病例数量分别是952500例(95%CI, 934200~971400)和442700例(437200~447900),占男性所有突发病例的47%和女性的28%。男性中引起癌症死亡百分比最高的风险因素是吸烟(26%)、HBV(乙肝病毒)感染(12%)和水果/蔬菜低摄入(7%);女性中是HBV感染(7%)、水果/蔬菜低摄入(6%)和吸二手烟(5%)。
结论:排除或减少暴露这些风险因素的有效的公众健康干预,尤其是预防致癌性感染的烟草控制及疫苗接种,对减轻中国的癌症负担会有巨大影响。
多学科讨论记实:
分析表明,2013年中国大约99.6万(几乎一半)例癌症死亡和138.88万(39%)例癌症新病例归因于曾经吸烟、吸二手烟、感染、饮酒、水果/蔬菜摄入低、体重超标和缺乏运动,且曾经吸烟和感染导致大多数癌症死亡和新病例(82%)。 其中,受此风险因素影响人数最多的是肺癌和肝癌。针对这些风险因素,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干预。
就烟草控制方面,虽然中国近些年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WHO FCTC)中的干预措施还需要在中国深入推行,其中前两项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为烟草税收和无烟政策。然而,中国目前的烟草税为价格的56%,低于WHO建议的至少70%。并且仅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要求公共场所全部禁烟,缺乏全国范围的无烟法律。
该分析中感染的人群归因分数略低于早期分析可能是由于癌症和方法组合的差异。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所有研究都将中国很大一部分的癌症死亡(约20%~30%)归因于感染,强调需要广泛实施针对这些感染的已知干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扩大婴儿24小时内接种HBV疫苗的覆盖范围,推广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接种,制定措施干预酒精消费以及倡导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等。
英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 28961829
(选题审校:张琪 编辑:石岩)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点文章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