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肿瘤>>正文内容
肿瘤

结肠癌患者完成第二轮化疗后腹痛和腹泻加重 根源是基因突变

来源:    时间:2020年05月28日    点击数:    5星

72岁女性,因结肠癌已完成第二轮化疗,腹痛和腹泻加重,无发热、口腔黏膜炎。化疗用药为5氟尿嘧啶(5‐FU)和甲酰四氢叶酸。WBC减低、明显核左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24%);DPD基因点突变杂合阳性。如何解释这些明显异常的检验结果?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1﹒临床病史

患者:女性,72岁。症状:因结肠癌已完成第二轮化疗,腹痛和腹泻加重,无发热、口腔黏膜炎。化疗用药为5氟尿嘧啶(5‐FU)和甲酰四氢叶酸。既往史:有溃疡性结肠炎20年,乙状结肠腺癌ⅢC期;曾行子宫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结肠癌次全切除术。无烟酒史。家族史:无家族肿瘤史。体格检查:弥漫性腹部压痛,未触及腹部肿块,无肝肾肿大。其他检查:白细胞计数(WBC)(3.1×109/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BN)24%、淋巴细胞计数(L)12%;粪便检查,未见白细胞和虫卵;微生物检查,难辨梭菌毒素阴性。分子生物学检查,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编码基因鸟嘌呤→腺嘌呤点突变(杂合子阳性);结肠镜检查,示小肠弥散性黏膜炎。

2﹒检验结果

实验室部分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室部分检验结果


3﹒问题与解答

(1)患者哪些检验结果明显异常?

答:WBC减低、明显核左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24%);DPD基因点突变杂合阳性。

(2)如何解释这些明显异常的检验结果?

答:与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相关的诊断包括:结肠肿瘤复发、难辨梭菌感染、小肠炎、渐进性感染性肠病(IBD)和5‐FU毒性。乙状结肠肿瘤复发可造成部分阻塞,引起腹痛和腹泻,结肠镜检示小肠弥散性黏膜炎。化疗药物可改变结肠正常菌群,使患者易感染难辨梭菌,引起难辨梭菌结肠炎或小肠炎,尽管小肠炎较为罕见。渐进性IBD使患者遭受严重5‐FU毒性,然而,相当部分IBD患者可耐受化疗药物5‐FU治疗。女性发生5‐FU中毒和临床症状(口腔炎、WBC减低和腹泻)的比率高于男性,老年人(>70岁)比年轻人多,但差别并不很明显。虽然,腹泻是长期5‐FU治疗常见副作用,但临床常可通过抗腹泻治疗进行控制。需住院治疗的严重腹泻并不多见,故应进一步检查其他影响因素如DPD缺乏。DPD缺乏患者必须停用5‐FU治疗,选用非氟嘧啶替代化疗药。

DPD是胸腺嘧啶和尿嘧啶分解代谢的起始酶,是控制肝脏降解5‐FU的关键酶。5‐FU用于各种恶性肿瘤化疗,80%5‐FU由DPD降解。因此,DPD的活性影响5‐FU的药代动力学。DPD酶活性减低或酶缺乏的患者,使用氟尿嘧啶治疗肿瘤易引起严重腹泻、肠黏膜炎和血液毒性,甚至会发生神经症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可检测外显子跳跃、缺失、错义和点突变引起的DPD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均可表现为DPD酶活性减低。最常见的是内含子14的5’剪切区鸟嘌呤→腺嘌呤突变,发生突变患者的DPD酶活性仅为正常人群的一半,酶活性减低足以引起严重的5‐FU治疗过程毒性。

5‐FU可导致绒毛细胞成熟停滞,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并影响微绒毛营养转运,临床表现为水分吸收减弱、分泌增多(如腹泻)。此外,急性黏膜损伤可以进一步加剧肠道液体分泌。严重时,化疗药物可导致肠道溃疡和出血。

5‐FU为抑制嘧啶合成药,是S期特异性药物,干扰DNA合成,阻止细胞成熟,使WBC减低而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3)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最可能的诊断是严重腹痛和5‐FU毒性导致腹泻。

(4)要确认诊断,还需进一步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答:DPD活性的酶学分析及以PCR为基础的基因突变检测,是确认DPD酶缺乏的首选确诊试验。测定白细胞或成纤维细胞提取物DPD酶活性,可反映5‐FU主要代谢部位肝细胞DPD酶的活性。

(陆元善 王莉莉)


来源:《临床病例检验结果剖析》
作者:巫向前
页码:206-208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