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肿瘤>>正文内容
肿瘤

40岁女性晚期乳腺癌伴全身转移 优先选择哪种治疗方案?

来源:    时间:2020年11月25日    点击数:    5星

女性患者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无力,行头颅CT增强扫描示左顶叶脑转移,对化疗耐受差,化疗后出现乏力,全身关节酸痛,颜面水肿。对本例复发伴全身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说,选哪种治疗可延长其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基本情况

【病史摘要】

患者,女,40岁。患者于2002年4月因“左乳肿块”就诊于同济医院,诊断为左乳腺癌,遂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1/8枚转移,免疫组化示ER(±),PR(++),Her‐2(+++)。术后予以6周期CAF方案化疗,并行25次放疗,后予以口服他莫昔芬5年,期间定期复查未见异常。但患者于2009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无力,行头颅CT增强扫描示左顶叶脑转移,予以15次放疗,DT=40Gy/15F,并予以DX(多西他赛+卡培他滨)化疗3周期。患者对化疗耐受差,化疗后出现乏力,全身关节酸痛,颜面水肿。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既往病史为1996年曾行宫外孕手术;1999年行剖宫产手术。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可,胃纳可,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未见明显减轻。

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1/87mmHg。身高160cm,体重65.5kg,体表面积1.68m2。KPS评分为80分,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浅表未及淋巴结转移,左胸壁呈术后改变,未及包块。颜面水肿,双下肢不肿。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患者于入院后第1日查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无明显异常;激素全套提示患者处于绝经期。第2日,颅脑CT结果回报示:左侧顶叶片状低密度灶,结合病史考虑为转移瘤。患者入院后第4日行第4周期DX方案化疗,因化疗耐受性差,将化疗剂量减至原剂量的70%给药。化疗期间行抗过敏、止吐等预处理,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未出现特殊不良反应。

【诊断】

左乳腺癌Ⅳ期(脑转移)。

【药物治疗】


药学监护要点

1﹒化疗方案分析

对既往使用蒽环类化疗药物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首选含紫杉烷类药物的联合化疗。该患者入院后行第4周期DX方案化疗,因化疗耐受性差,将化疗剂量减至原剂量的70%。但患者为伴有脑转移的患者,卡培他滨和多西他赛很难通过血脑屏障发挥疗效,虽然在化疗前进行了15次脑部放疗,对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有一定作用,但具体能发挥何种程度的作用仍需进一步验证。

2﹒内分泌治疗分析

正常乳腺组织受机体内分泌环境的控制,乳腺癌的生长也与内分泌有关。对于激素依赖性的乳腺癌,采用内分泌治疗不仅可使肿瘤得到控制,而且因其不良反应少,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对本例复发伴全身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说,治疗主要以延长其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而非治愈。因此,应优先选择毒性尽可能小的治疗方案,只要情况允许(仅有骨或软组织转移,或无症状的内脏器官转移)毒性较小的内分泌治疗优于细胞毒治疗。但是由于患者伴有明显症状的内脏器官转移,所以必须先选择全身化疗。而患者既往使用他莫昔芬的疗效如何评价,化疗后是否还有使用内分泌治疗的指征,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许多绝经前及绝经后的激素反应型乳腺癌患者,在疾病进展时序贯接受内分泌治疗有获益。因此,那些接受内分泌治疗后获得肿瘤缩小或疾病长期稳定(临床获益)的乳腺癌患者在疾病进展时应接受附加的内分泌治疗。本例中的患者在术后辅助化疗完成后,序贯他莫昔芬治疗5年,疾病稳定,达到一定的临床获益。因此,尽管目前疾病进展,患者也仍有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对绝经前或绝经后距以往抗雌激素治疗1年以上的患者,在开始内分泌治疗前都应行手术或药物抑制卵巢功能或去势。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原则包括:尽量不重复使用辅助治疗或一线治疗用过的药物;他莫昔芬辅助治疗失败的绝经后患者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失败可选孕激素(醋酸甲地孕酮/甲羟孕酮)或氟维司群;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或来曲唑)治疗失败可选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孕激素或氟维司群;既往未用抗雌激素治疗者,仍可试用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

3﹒患者用药教育

①针对卡培他滨化疗的患者用药教育,具体注意事项和方法可参考前文所述。②脑转移患者的风险预防: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当出现上述症状时需积极联系医护人员行及时治疗,如患者清醒,采用头高位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昏迷者采取侧卧或侧俯卧位,以利涎液及呕吐物流出,防止误吸;防跌倒,跌倒/坠床会造成软组织挫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及加重脑部损伤,给患者增加痛苦和负担,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预防:化疗前帮助排便,减少起床次数;若行走时出现头晕、双眼发黑、步态不稳等症状,立即协助其原地坐(蹲)下来或者靠墙,呼叫他人帮助;起床时,尽量平躺一会儿后缓慢坐起,然后缓慢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导致跌倒/坠床。

总结分析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综合治疗中的一部分,因其不良反应较化疗药物明显减少,有效者中位缓解期较长,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掌握了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和应用原则,对把握乳腺癌整个规范化治疗的过程、判断患者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激素受体(ER、PR)状况有明显联系,如ER、PR为双阴性,则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仅为5%~10%。但目前也有观点认为内分泌治疗对ER和PR为阴性的肿瘤也可能有效,特别是对原发肿瘤和位于软组织肿瘤和(或)以骨转移为主的肿瘤。这一方面还是得益于内分泌治疗的毒性相对较低,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ER和PR为假阴性的情况并不少见。尽管内分泌治疗的毒性相对较低,但是仍然存在相应的不良反应,如雌激素拮抗剂会引起阴道出血、血栓、恶心或肝功能不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可引起骨相关事件,黄体酮类药物可导致水肿、高血压、皮疹等,也需了解并掌握防治方法。

本例患者因伴有症状的内脏转移,在疾病进展后,未继续行内分泌治疗,但并不意味着今后也没有开展内分泌治疗的机会。特别是针对脑转移,有效的化疗药物较少,且患者耐受性差还需减量的情况下,都对患者下一步治疗的选择产生影响。作为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Her‐2为阳性,有使用分子靶向药物的指征,特别是有研究证明拉帕替尼可通过血脑屏障,但是否对脑转移瘤患者有临床疗效,还需观察。药师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积极参与治疗计划的制订。

 

来源:《药学服务案例解析丛书——肿瘤分册》
作者:杜光
页码:8-11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