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肿瘤>>正文内容
肿瘤

晚期NSCLC PK指导下的帕博利珠单抗给药vs固定剂量给药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23年08月04日    点击数:    5星

2023年4月,中国学者发表在《Lung Cancer》的一项前瞻性、探索性临床研究显示,药代动力学(PK)指导下的帕博利珠单抗给药,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安全性可控。

帕博利珠单抗固定剂量给药有改善空间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不佳,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近年来,对于NSCLC的治疗,除了手术、辅助化疗和放疗外,免疫疗法日益崭露头角,帕博利珠单抗就是其中之一。

研究表明,帕博利珠单抗可以提高EGFR/ ALK野生型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已成为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目前,在NSCLC中,帕博利珠单抗的推荐给药方案为固定剂量200 mg,每21天一次。然而,该药的最佳剂量和使用周期,仍存在争议。

不同于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不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而是通过阻断T细胞增殖和活化的抑制信号,恢复T细胞功能。因此,最理想的评估帕博利珠单抗药效的方法是测量肿瘤组织浸润T细胞的PD-1占有率。但在临床实践中,该方法不可行,因为活检为侵入性,且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采集活检标本。

Renner等人发现,低剂量帕博利珠单抗就可实现PD-1受体最大占有率,增加剂量不会提高疗效。在KEYNOTE-001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的剂量范围为0.005 mg/kg~10 mg/kg。结果发现,帕博利珠单抗2 mg/kg可以达到最大抗肿瘤活性,且剂量越高血药浓度越高。然而,当药效学达到饱和时,PD-1受体饱和度不再有有显著变化。此外,在KEYNOTE-010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2 mg/kg组和10 mg/kg剂量组,临床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因此,对一些晚期NSCLC患者来说,固定剂量帕博利珠单抗200 mg可能存在用药过度,没有考虑其PK的差异。

此外,对于单克隆抗体(mAbs),由于多种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包括清除过程不同,如溶酶体分解代谢、靶点介导的药物清除等,个体间PK存在中等至高度变异性。

Li等人报告显示,随着帕博利珠单抗剂量增加,其清除率下降20%~30%,导致药物暴露增多。纳武利尤单抗也观察到了同样现象。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以固定剂量给药帕博利珠单抗可能并不科学。

另一方面,帕博利珠单抗的最佳给药频次,也值得重新考虑。饱和浓度下的平台期,帕博利珠单抗清除缓慢,为延长治疗间隔提供了理由。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的晚期NSCLC患者中,延长给药间隔组的临床获益与标准组相似。Shin Hye Yoo也发现,低剂量纳武利尤单抗对NSCLC有效,值得考虑作为替代方案降低“经济毒性”。此外,最新研究发现,过度刺激白细胞介素2会导致CD8(+)T细胞耗竭,并导致免疫抑制。2020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SCLC临床指南,提醒临床医生警惕ICIs的长半衰期(约20天)。

此外,帕博利珠单抗的半衰期长主要是由于新生儿Fc受体(FcRn)的保护性循环造成。当血浆中的游离mAb被内吞到细胞内核体时,抗体与FcRn启动子区域的膜FcRn结合,这可以保护抗体不被溶酶体降解。mAb与FcRn一起运输到细胞膜表面后,它们失去结合并重新释放到血浆中。研究发现,在白种人群和日本人群中,FcRn启动子区域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多态性会影响FcRn与mAbs的结合能力。然而,FcRn-VNTR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尚未报道。

因此,考虑到临床获益持久和降低“经济毒性”的潜力,有必要进行药物监测,为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依据,依据PK给药应该是一种更科学的给药模式。

中国最新研究:PK指导给药 疗效更优且安全性可控

发表在《Lung Cancer》的该项研究,在晚期NSCLC患者中,考察了PK指导的帕博利珠单抗给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这项前瞻性探索性研究在中山大学癌症中心招募晚期NSCLC患者。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配至接受帕博利珠单抗200 mg,每3周1次,联合或不联合化疗,共4个周期,然后对于没有疾病进展(PD)的患者,根据帕博利珠单抗的稳态血药浓度(Css),以新的剂量-间隔给药帕博利珠单抗,直到PD。

研究人员将有效浓度(Ce)设定为15μg/ml,并根据帕博利珠单抗的Css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新的剂量-间隔(T):Css×21D=Ce(15μg/ml)×T。

主要终点指标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指标是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

此外,癌症中心将接受帕博利珠单抗200 mg,每3周1次,超过4个周期的晚期NSCLC患者定义为历史对照队列。帕博利珠单抗达到Css的患者接受了FcRn-VNTR区域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共33名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新的剂量间隔调整给药方案。帕博利珠单抗的Css范围为11.01~61.21μg/ml,30名患者需要延长给药间隔(22~80d),3名患者需要缩短给药间隔时间(15~20d)。

在PK指导的队列中,中位PFS为15.1个月,ORR为57.6%,而在历史对照队列中,中位PFS为7.7个月,ORR为48.2%。

两组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率分别为15.2%和17.9%。

FcRn的VNTR3/VNTR3基因型,其帕博利珠单抗的Css显著高于VNTR2/VNTR3(p=0.005)。

由此,研究者认为,PK指导下的帕博利珠单抗给药临床疗效令人满意,毒性可控。同时,在PK指导下可减少帕博利珠单抗的给药频次,可能会降低“经济毒性”。

9成患者或需延长给药间隔

最大耐受剂量(MTD)是细胞毒性药物开发的剂量选择策略。由于帕博利珠单抗的治疗窗比传统化疗药宽很多,因此没有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MTD有待确定。此外,mAbs的清除率随靶点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该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的Css超过了靶标饱和浓度(10µg/mL),高达90.9%(30/33)的患者需要延长给药间隔。这与帕博利珠单抗的PK模型和模拟一致。一些研究表明,在2 mg/kg~10 mg/kg范围内,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或安全性并不显著依赖于药物暴露。

根据该研究结果,PK指导的帕博利珠单抗给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令人鼓舞。该研究中,PK指导队列的中位PFS为15.1个月,而历史对照队列仅7.7个月。可能的原因如下。首先,由于帕博利珠单抗给药延迟或剂量<200 mg或≤4个周期、经济问题和irAE,历史对照组中多达248名患者(81.6%)被排除在外。研究者发现,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达到ORR的患者通常会延长给药间隔,而疾病稳定(SD)的患者通常不会因为担心临床疗效而推迟间隔。因此,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延长给药间隔的疗效较好的患者排除在外,而将标签规定的200 mg每3周固定剂量给药的疗效较差的患者包括在内,这可能是PFS潜在偏倚的主要原因。其次,对照组中的许多患者没有足够样本进行PD-L1 TPS检测,PD-L1检测率不到PK指导队列的一半,并且PD-L1的检测方法不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本研究的结果。

这是一项小规模的观察性研究,仍然需要精心设计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PK指导下的帕博利珠单抗给药的疗效。

两组的irAE发生率相似,这与之前的研究一致。ICIs的机制是利用肿瘤免疫而非直接发挥细胞毒活性,因此irAE更多与患者的免疫力和个体易感性有关,而非与实际的药物暴露水平有关。

单克隆抗体的清除取决于多种复杂因素,其中FcRn的保护循环非常重要。本研究中发现,FcRn VNTR3/VNTR3患者的帕博利珠单抗浓度高于VNTR2/VNTR3的患者。但限于病例数少,很难得出这种基因多态性对疗效和副作用的影响,还需要足够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考察。

总之,该项研究表明,在晚期 NSCLC中,PK指导下的帕博利珠单抗给药临床疗效令人满意,毒性可控,还可能会降低“经济毒性”。

(选题审校:吴紫阳 编辑:常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参考资料:
Lung Cancer. 2023 Apr;178:183-190.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dividualized pembrolizumab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pharmacokinetic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prospective exploratory clinical trial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868179/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