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呼吸>>正文内容
呼吸

吡非尼酮潜在的抗纤维化机制

来源:    时间:2023年08月11日    点击数:    5星

吡非尼酮(PFD)潜在的抗纤维化机制仍不明确。2023年4月,发表在《Eur Respir J》的一项研究发现,心肌蛋白相关转录因子(MRTF)信号传导是PFD的直接靶点,PFD的一些抗纤维化作用可能是由于MRTF对肺成纤维细胞的抑制。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进行性纤维化疾病,其特征是异常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积累和肺泡区基质沉积过多。作为第一种获批的IPF药物,PFD可显著减缓肺功能下降,但其潜在的抗纤维化机制仍不明确。

方法:研究者对原发性人IPF组织进行了转录组学和免疫荧光分析。

结果:研究者发现,在IPF肺中积累的肌成纤维细胞中,MRTF信号传导被激活。此外,PFD在临床可达到的浓度下抑制原发性人肺成纤维细胞中MRTF的激活(半数最大抑制浓度为50~150 µM,最大抑制>90%,患者PFD的最大浓度<100 µM)。从机制上讲,PFD似乎通过间接促进MRTF和肌动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发挥其抑制作用。最后,PFD治疗的IPF肺在成纤维细胞重点区域的MRTF激活明显少于未使用PFD的IPF肺。

结论:MRTF信号传导是PFD的直接靶点,PFD的一些抗纤维化作用可能是由于MRTF对肺成纤维细胞的抑制。

(选题审校:徐晓涵 编辑:余霞霞)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参考资料:
Eur Respir J. 2023 Apr 27;61(4):2200604.
Inhibition of MRTF activation as a clinically achievable anti-fibrotic mechanism for pirfenidone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585256/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