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肿瘤>>正文内容
肿瘤

转移性结直肠癌诱导治疗后的最佳维持治疗策略比较

来源:环球医学编译    时间:2015年10月27日    点击数:    5星

联合化疗+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后的最佳维持治疗策略尚不清楚。2015年10月,发表在《Lancet Oncol》的一项研究对转移性结直肠癌诱导治疗后的最佳维持治疗策略进行了比较。

背景:联合化疗+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后的最佳维持策略尚不清楚。我们研究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贝伐珠单抗诱导治疗后,是否无持续治疗或单独应用贝伐单抗不劣于氟尿嘧啶联合贝伐单抗。

方法:在这项开放标签、非劣效性、3期临床试验中,我们纳入了德国55所医院和51所私人诊所的年龄≥18岁、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以前未经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的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性能状态为0~2,骨髓、肝、肾功能正常,没有已存在的高于1级的神经病变,病灶可测量。经过24周的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诱导治疗后,同时使用贝伐单抗,这些无疾病进展的患者被随机分配(1:1:1)为氟尿嘧啶联合贝伐单抗的标准维持治疗、单纯贝伐单抗治疗或无治疗组。患者和调查人员均知晓治疗分配方案。分层标准为响应状态,终止奥沙利铂治疗、既往奥沙利铂辅助治疗,ECOG评分。在第一阶段,重新应用所有药物的诱导治疗是该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治疗策略失败的时间是主要终点,定义为从随机化后到维持治疗后出现第二次进展(如果适用再进行诱导治疗)、死亡或进行包含新的药物的进一步的治疗。对于那些未接受诱导治疗(因任何原因)的患者,治疗策略失败的时间相当于患者出现第一次进展的时间。非劣性评价的边界上限是单方98.8% CI 1.43。通过意向治疗分析。这项研究已经完成招募工作,患者的随访仍在继续,试验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序号NCT00973609。

结果:自2009年9月17日至2013年2月21日,共招募837名患者,472名随机分配;158名被随机分配接受氟尿嘧啶联合贝伐单抗,156名接受贝伐单抗单药治疗,158名没有接受任何治疗。随机化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7.0 个月(IQR 9.5~25.4)。氟尿嘧啶联合贝伐单抗组治疗策略失败的平均时间为6.9个月(95% CI 6.1~8.5),贝伐单抗组为6.1个月(5.3~7.4),未治疗组为6.4个月(4.8~7.6)。贝伐单抗不劣于标准氟嘧啶联合贝伐单抗(风险比[HR] 1.08 [ 95% CI 0.85~1.37 ];P = 0.53;单边上限99.8% CI 1.42),而没有治疗则否(HR 1.26 [0.99~1.60]; p=0.056;单边上限99.8% CI 1.65)。第一次进展后很少重新拟定诱导方案(氟尿嘧啶联合贝伐单抗组30 [ 19% ]名患者,贝伐单抗单药治疗组67名 [ 43% ],未治疗组73名[ 46% ]。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是感觉神经病变(氟尿嘧啶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组21/158 [ 13% ],贝伐单抗组22/156 [ 14% ],未治疗组12/158 [ 8% ])。

解释:对于主要终点来说,虽然已证明单纯贝伐单抗的非劣效性,但氟尿嘧啶联合贝伐单抗维持治疗可能是患者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贝伐单抗诱导治疗后更好的选择,因为其允许终止最初的联合治疗,而不会影响疾病控制的时间。只有少数患者需要再诱导治疗,因此认为主要终点即治疗策略失败的时间信息不充分且与临床无关。在未来探索维持治疗策略的试验中,应考虑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为主要终点。


英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361971

(选题审校:张萌萌 编辑:刘爱菊)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