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儿科>>正文内容
儿科

11个月大男婴哭闹、呕吐渐加重伴发热 肠套叠or肠坏死?

来源:    时间:2023年09月14日    点击数:    5星

11个月患儿,因哭闹、呕吐28小时,渐加重伴发热入院。该患儿怎么了?如何诊治?

患儿,男,11个月大。
主诉:哭闹、呕吐28小时,渐加重伴发热。

一、进一步询问内容及目的

诊疗思维提示:病史分析有腹痛、哭闹、呕吐、发热四个主要症状,它们是常见的小儿内外科常常易混淆的临床表现,不同的排列组合,或片面强调某一症状会引导出不同的诊断方向,如:腹痛、呕吐、发热常常会考虑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等;但若强调腹痛、阵发性哭闹、呕吐,特别是注意呕吐的特点:频繁和带有胆汁,则偏重考虑外科性腹痛如机械性肠梗阻、肠穿孔和腹腔感染。上述症状加上患儿精神较差,尿量少,色黄,若考虑胃肠炎则重症胃肠炎的可能性大;但胃肠炎缺少常见的高热和腹泻的症状。而外科急腹症同样也有上述表现。腹痛、阵发性哭闹、呕吐症状持续时间长,病情逐渐加重,则偏重考虑外科急腹症,则进一步还要考虑急腹症的病因,是机械性肠梗阻,还是消化道穿孔症或许腹腔感染?上述疑惑都需要进一步查体和检查来验证支持或否定初步诊断,需要及时鉴别,切勿耽误病情。

常见的检查有腹部B超和腹部立位片。针对患儿一般情况较差,还应做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气分析等,同时患者病情较重,紧急处理后,尽快入院治疗。

询问结果:昨日早晨8点,患儿无诱因哭闹不安,当日上午11点开始呕吐,初为胃内容物,后为黄水,量多,共7~8次,进食后即吐,精神较差。下午于当地医院,诊为胃肠炎,静脉滴注“头孢他啶”治疗,精神略好转。晚上出现腹胀,渐加重。夜间睡眠不踏实,辗转不安,阵阵哭闹,曾排黄色大便1次,量少。今晨发热,38℃,转来我院。发病来食欲极差,小便量较少,尿色黄。由内科转到外科急诊就医。

二、体格检查

诊疗思维提示:病情分析实际包括重点检查和全面筛查两个方面,患者腹胀明显,右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急腹症的症状明显,着重深入了解这方面资讯,包括详细追问相关病史、腹腔穿刺和X线、B超的结果,查找引起急腹症的病因;全面评估患者各系统的情况,尤其是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情况,紧急治疗措施包括:吸氧、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待血生化、血气结果纠正电解质紊乱;抗生素控制感染: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同时心电监测、监测尿量。

结果:体温38.1℃,呼吸:28次/分,心率132次/分,血压:90/62mmHg。精神弱,反应差,面色苍白,呼吸促,双眼裂不能闭合,眼窝下陷,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律齐,未闻杂音。四肢活动好,腹壁反射存在。外科情况:腹胀明显,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剑下未触及,无明显肌紧张,右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叩诊鼓音,听诊未闻肠鸣音。肛查:直肠内空虚,有胶冻样黏液。

三、进一步辅助检查

1.腹穿结果
腹腔渗液较多,血性。

2.腹立位平片
显示腹腔渗液较多,有大小不等的气液面,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图1)。

图1 腹立位平片所见

3.B超检查
显示肠套叠的横断面呈“同心圆”征或“靶环”征,纵断面呈“套筒”征或“假肾”征(图2)。

图2 肠套叠腹部B超所见

四、初步诊断

肠套叠、肠坏死?中度脱水、电解质紊乱。

五、治疗计划

1.治疗方案

气灌肠。
诊疗思维提示:下一步如何处理?肠套叠常见的治疗是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气灌肠和B超引导下的水灌肠。对患者综合评估,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气灌肠复位的禁忌证;气灌肠前准备;气灌肠并发症的应急处理。

气灌肠的治疗结果:肠套叠,肠套叠推至回盲部未能复位(图3)。

图3 肠套叠气灌肠后未复位
诊疗思维提示:气灌肠的复位率在92%以上,但本例例外。可考虑两种选择,一种麻醉下或镇静后再次气灌肠,另一种方式是直接手术,但因发病时间较长,一般情况较差,腹胀明显并有腹膜刺激征考虑急诊手术更为稳妥。手术方式有:手法复位术,肠切除肠吻合术,肠外置或肠造瘘术,腹腔镜治疗肠套叠。它们各有适用范围,依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2.治疗结果
开腹手术,手法复位;五天后患儿康复出院。

3.出院诊断
肠套叠。

4.出院医嘱
出院后注意患儿的饮食,勿暴饮暴食,减少肠梗阻的发生。

(王大勇)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来源:《儿外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
作者:李仲智
页码:16-18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